有财者,十里挑一,有才者,百里挑一,有趣者,千里挑一,益趣兼得者,万里挑一,人如此,物亦如此。
砚台,文房之首,为读书人所钟爱,历代文人骚客,不乏砚痴。
为一方好砚,重金求之,罕物易之,甚至纡尊降贵,亲自参与砚的设计与制作,比比皆是。
端歙洮澄红,汉唐宋明清,制砚名家,高手辈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质不厌精,工不厌繁,穷极巧思。中华文明的精髓就凝聚在那一方方砚中。
十载寒窗是极枯燥的事,非一朝一夕之功。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萤窗雪案,都是形容读书人的不易与艰辛。
古人读书多是求取功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状元只能有一个,中个秀才也常常十中有一,若单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述事去支撑寒窗苦读的动力是不够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换得富贵抱美人归,或才是读书人十年寒窗的精神支撑。
一方有“追求”的砚台不仅是工具,亦是读书人的精神食粮,常铭有格言警句座右铭,豪横的还雕刻寓意美好吉祥精致的图饰。
手中这枚宋式素砚,规整厚重大气,质粗而工细,简约凝练优雅,线条流畅,卓尔不群,砚池中慵懒的躺着一只大尾巴狐狸做笔掭之用,笔者遍访大江南北砚藏,雕只狐狸作笔掭尚属仅见。
狐狸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旁门左道之嫌。九尾妖狐,妲己祸国,狐媚惑众,似乎一个正常的男人就难以摆脱狐狸精的魅惑,而越是精力旺盛事业有成者似乎越吃这一套,毕竟爱江山还更爱美人嘛。
而在伟大的落魄文人蒲松龄笔下,一个个的狐狸精却巧笑倩兮,热情似火,可亲可爱。有智慧有见识,能力卓异,出类拔萃,通世故而不世俗,无视功名利禄,只要喜欢,不求名份,一侓倒贴,纯粹一付出型人格。是每个穷书生寒窗苦读的精神寄托梦中情人。
想想也是,一个男人在其功名未遂,一穷二白的时候,那个人间女子会在门当户对,清规戒律之下垂青于他呢?而其功成名就时,蜂拥而至的莺莺燕燕又有几分是真情所至?
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小翠、青凤、婴宁、红玉、辛十四娘,一个个美妙至极的狐狸精恰如沙漠中的汪汪清泉,滋润千千万万穷苦书生枯寂的心灵,支撑着他们在漫长的寒窗生涯中不懈苦读。
但为了这份虚名俗利阉割激情,用幻想中的女性消耗自己青葱岁月就真的值得歌颂吗?或许蒲松龄正是用笔下的狐妖鬼魅与自己名落孙山的现实抗争,嘲讽社会的陈腐与禁锢。
今天看来,若蒲松龄彼时榜上有名,或多一位无足轻重的仕途中人,中华历史上却少了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利弊得失,孰是孰非?
昨日一位挚友喜吾所藏的一方砚,吾藏砚尚丰,遂赠之,然心有戚戚,不料近晚就遇上这方有狐狸笔掭的砚台,喜不自禁收入囊中。
赠之,收获了友谊,得之,带来了惊喜,一失一得,缘分天定,得失随心莫强求,取舍之间有大道。
每个书生心中都藏着一个狐狸精,每个淑女都向往成为一个狐狸精,被狐狸精爱上是每个男人的终极执念。
爱收藏,犹喜古砚,与其对话,探寻前人的巧思与智慧,滋味无穷。







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