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番洗清秋
被别人想念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丘,是幸福的。丘是谁呢?谁又在想念他?今天我们聊一聊唐著名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大家可能心里琢磨,这个“丘二十二员外”和韦应物什么关系?太容易让人想入非非了。打断,打断,情人关系?绝不可能。员外,在古代是一个官职名,一般是男性来担任。
那我们来看一下丘的资料。《全唐诗》卷三零七记载,丘是姓,名丹,苏州嘉兴人,开始做过诸暨的县令,后又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尚书郎,和韦应物、鲍防(诗人、官员)等有来往,又后来隐居临平山,临平山后因他又称为丘山。存诗十一首。是个牛人,既能做得了官,又能写得了诗,还能修炼学道。因在家排行二十二,被称为丘二十二。又因曾任尚书户部员外郎,被称为二十二员外。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
在这月华如水的夜色里,怀念你,真是合适。我一边散步,一边咏叹天气的凉意,思绪里全是你的身影。在这无边的天地里,我的思绪越过山水林田,飞到了你那修行的空寂的山里,一颗饱满的果子正在掉落。你这样一个幽居的人,在这样一个美妙的夜晚,一定不会睡眠的。
概括一下,我(韦应物)很想念在临平山修道的你(丘丹)。
韦应物如何表达内心的想念呢?
“怀君”直表心迹,没有遮遮掩掩,大大方方,我就是想你了,没有客套,没有拘束。这个美好的夜晚,让我想起了美好的你,我不再理会白天的喧嚣,此刻我的世界里只有你。如朱自清所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能被一个人这样“肆无忌惮”地想念,真是羡煞别人。
“落”字更是神来一笔。 “山空松子落” 静谧的天地间,忽然有一颗松果落地。一个“落”字能让人想像到松果从松树往下掉的过程,能让人想像到它落地时的声响。一下子就把山写得有生机、有活力了,山不是寂静沉沉的。写山就是写人,那个我想念的人在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地方。
爱屋及乌,我因为喜欢你,也喜欢你所在的地方。
我的心中有个你,你的心中有个我。
“幽人应未眠”,诗人居然肯定地说,你也不会睡觉的。两个人在不同的时空里共同望着天上的那一轮明月。虽然不在一地,心却是相通的。两个人的关系不显山不露水地表现了出来。
语言平淡,淡得如家常话。“秋夜”“散步”“空山”“松子”“幽人”这些寻常的词,如同那一片片明前碧螺春(用清明节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成),外形乍一看平淡无奇,可品来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语气极尽温柔,娓娓道来,那份想念愈发深远悠长。
两个人的好,有历为证
韦应物诗中唐诗人,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脍炙人口。从这七个字里,咱们也能看出来他属于典型的山水田园派诗人。说起田园派诗人,我们熟悉的还有王维和孟浩然,加上韦应物和柳宗元,这就是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的四大天王了。宋代把陶渊明和白居易也拉进来,算是丰富了山水田园诗的谱系。但在这六位中,还是略有高下的。比如苏东坡就独爱韦应物,不喜欢后来加入的白居易,他曾说: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
说起来,韦家的郡望在京兆杜陵,是关中地区的高门大族。韦应物的先祖很多都名声显赫,世系资料也很丰富,但韦应物的生平记载却很少。2016年,韦应物一家的墓志在西安长安区出土,堪称百年来唐代石刻最重要的发现。韦应物的墓志铭,让我们终于能详细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为韦应物撰写墓志铭的人,正是丘丹。
韦应物墓志铭拓片
按照丘丹的记叙,韦应物不光诗写得好,文章更是厉害。然而很可惜,今天能看到的《全唐诗》收录了568首韦应物的诗,但《全唐文》只有他的一篇《冰赋》。所以,丘丹的记录,真的弥足珍贵。
我们还可以从丘丹的角度再看看两人的私交。
现在能看到丘丹的诗歌,仅存11首诗。单从诗名上来看,就有五首给韦应物的。可见后人记载的两人关系很好,绝非一般的文人唱和,两个人是真真的铁哥们儿。所以,对于丘来说,韦应物不是因为寂寞而想他,也不是因为落魄而想他,他对丘丹的思念如山间流淌的泉水,清澈,自然。
当然,我们今天能体会到的两人的感情,对于他们真实的交往而言,肯定只是九牛一毛,绝不止于此。
读诗的时候,我经常想,那些打动人的诗,必定来自真情实感。只有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诗人产生共鸣,我们才能体会到诗歌的魅力所在,才能体会到这些非常delicate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呼~~真的好美!
长按扫码关注,在这里阅读和沉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