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问:亲爱的德芬姐,您好,最近一段时间,我自己发现您有些变化,好像不 太在意修行的事了,您更愿意让自己走出去,享受生活,更好地爱自己。我跟随您修行已经两年多了,收获肯定有很多,也很感激能遇到您。但是,现在又迷茫了, 如果修行真的是一场骗局,如果还在体验人生的痛苦,而我(像我这样的也许还有很多)不能像您一样可以出去游玩,因为我还要工作来赚钱生活、培养儿子,接下 来又该如何做呢?还用接着修行吗?怎么修呢?非常纠结,好像对什么都没信心了,请您赐教,忠心感谢!祝好。
德芬回答:
亲爱的,
修行不是一场骗局,人生才是一场骗局。所以你经历到的所谓人生痛苦,也都是这个骗局的一部分。修行最终就是要带你看清这一点,否则它可能就像你说的,是个骗局没错。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修整他们外在的环境和人事物,就可以让他们快乐。走上灵修道路的人却知道,问题在我们的内在,所以要修自己。但是修行最后也可能会成为 大家逃避现实的工具,认为我只要走上灵修的道路,所有的人生问题都会解决,总有一天我会开悟解脱,不再痛苦。其实不是这样的,不要把灵修当成人生的避风 港。
我最喜欢的作家Jed MecKenna说,地球是一个大游乐场,我们每个人在里面玩自己的游乐项目。我玩过“读书求学、追求成功和事业、恋爱、结婚、生子、追求灵性”等,这些 都是游乐项目,灵修也不例外。我都玩遍了,到了绝望的时候,才发现人生原来是这样有趣的一个虚幻的游乐场,我没有离场不玩,我决定继续玩下去。抱着“在这 个世界中但不属于它”(In the world, but not of it)的心情继续搭我的过山车、坐海盗船、摩天轮、旋转木马,继续享受它的刺激和乐趣。
如果有灵修的法门或是老师,让你做某些灵性的修持,或是磕头、念经、持咒、放生,这些可以帮助你的心性稳定,可能更有爱心,但是不能让你真正解脱。如果有 灵修的派别,天天强调什么光和爱,要你知道你自己有多棒,你最好别听他们的。看看他们自己有多少做到就知道他们只是在从事商业行为,卖一些你会喜欢的东 西,同时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如果有什么人告诉你他会通灵,跟你讲一些玄乎的事,让你更加的困惑,让你更无所适从,让你更加的恐惧甚或是让你自我感觉良好 (或让他自我良好 ),管他通的是玉皇大帝或是太上老君,你可以起身走人。
不要相信外在的权威。不要依赖外在的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你需要找到自己内在的声音,找到那个在演你人生角色的那个真正的演员。在这方面,的确有一些不错 的法门和老师可以帮助你。比方说静坐冥想可以帮助你接触自己的内在,让头脑的声音安静下来,或是至少让你能坐在那里听听自己脑袋都在说些什么。比方说一些 情绪治疗的课程,可以让你看到自己内在有很多需要疗愈的地方,你愿意负责任的去表达和疗愈它,而不是用受害者的方式去发泄它。有些老师或课程可以帮助你更 多的去觉察自己(呼吸课、禅修课),加强你回观自己的力量。
但是最终,你还是要愿意面对自己,愿意不断地回观自己,并且能不带批评的接纳你观察到的自己。这些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办到的,连佛陀在世都不可能。
所以,我现在很少读灵性书籍,除非那本书是关于真正实相的,而不是强调光和爱那些新时代花言巧语的。后者对某些人可能很有帮助,能让你更加的认识自己,了 解自己,但是千万不要停留在那里,你必须要前进。真正的灵修道路是艰苦的、寂寞的,刚开始也许风景很美,惊喜不断,但是如果你贪恋这些,驻足不前,那你就 还是困在虚幻的尘世中,永远无法看到真相。
我现在也很少上灵修课,因为我的头脑已经知道太多的道理了,我需要和自己的内在和我的身体有更多的连结。所以我会去上神圣舞蹈啦,苏菲旋转啦,甚至想去闭 黑关啦这类的活动。然而我们也无法否认其他灵修课对某些人阶段性的价值和帮助,我自己不就是一路这样走来,受益于许多书籍、老师和课程?
我并不是不修行了,只是我厌倦了灵修那些神神叨叨、强调光明面的那一套,还有那些不断在豢养灵性小我的修行人和老师。既然我都知道“灵修”也不过是游乐场 中的项目之一,我也玩够了,就可以暂时放下那些外在的形式了。我是把灵修融入到我的生活之中,完全的融合,而不是形式上的做一些灵性修持、上灵修课、求教 大师、看灵修书等。但是,达到这个阶段,我是经过众多苦难的磨练,上过无数的课、读过各类的书,而且对无数的大师感到失望,最后得到的状态。当你玩够的时 候,你自己会知道。现在对你来说,亲爱的,那一天可能还没到来。
至于我有条件玩,自由自在,你要工作、育儿,好像是外在因素决定了我们的状态,其实不是的。我曾经在与现在同等的外在条件下,感到非常痛苦,每天困坐愁 城,封闭自己,纠结抑郁。走过那一段人生低谷之后,我回头看,当然觉得自己傻,但这是我必须要去经历的过程,否则就没有今天喜悦自在的我,这跟外在条件是 没有关系的。现今的我,如果需要工作养家,养育孩子,我的喜悦程度不会减少,因为我的喜悦不是来自外在条件,而是来自凤凰涅槃的重生。(哦,顺便补充一 句,我现在的喜悦和自在是来自于和负面情绪相处的能力,和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人事物的能力,并不表示我没有负面情绪和烦恼了!这点理解很重要!)
祝福你,亲爱的,愿意有勇气有决心去面对自己人生的课题,带着信心继续探索自己的内在,找到属于你的自在喜悦!!
德芬
网友评论
个人理解,修行如上学,生活如工作。
上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除非是专业人员,否则一直待在学校是受不了的,况且脱离学校也可以自学。
修行如思考,生活如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总之修行与学习要根据个人情况把握好度。
而且修行和学习密不可分,不要走极端,把两者对立起来,一般人不必为了生活,完全抛弃修行,也不必为了修行完全抛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