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这本书,在“序”这个部分,通过《教师博览》杂志执行主编薛农基的介绍,得知这本书居然是出自一位教龄仅七年的数学老师之手。它是一本教育反思集作者在大学毕业后的头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工作经历。然而,正是这段经历,成了作者极富价值、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通过对这一段难忘经历的历时一年多的咀嚼、总结、感悟、反思,加之不断的阅读钻研,作者终于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跃上了一个较高的新层次,不仅在工作上得心应手,还写出了这本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创新价值的《班主任兵法》,它记述了作者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小故事,是一本对青年班主任有很高借鉴价值的班级管理类书籍。
在《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中,万老师使用兵法的绝妙,招数的神奇,令我赞叹不已,该书主要以事例的形式,巧妙地把中国古代或近代兵法融入到班级管理实践中,跳出教育论教育,做教育,使得管理者在教育管理中能够游刃有余,“一览众山小”。细细研读之后,觉得其中许多做法的操作性极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让我深受启发!在生动曲折的故事中,充满着教育的机智与智慧。这本书使我充分认识到教育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研究! 教育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教育的小圈子,眼睛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自觉地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教育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播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收割。教育如同园艺师,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的常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的美丽。
《班主任兵法》记述了万老师他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文章文风朴实,但却充满了睿智,读后发人深思。在他的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万老师的爱心、耐心、细心、良苦用心!万老师又幽默又有办法,真是个懂得对学生用“计”的好老师。 万老师的文章,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他让我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形象,一个聪明机灵的教师,无时无刻都在与学生斗志斗勇,最后,他以他的能力,让学生折服;以他的智慧,让学生敬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