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听了郝景芳老师与两位“雪如意”的建筑设计师的对谈。在访谈中,我了解到美丽的跳台背后的故事,还有很多职业相关的话题,也让我对这个职业以及职场需要的能力有了更多了解。
北京冬奥会美丽的跳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雪如意”和首钢大跳台了。它们既体现了现代的时尚元素,又融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比如“雪如意”是根据玉如意的外形设计的。而首钢大跳台是结合了敦煌飞天的造型。邓慧姝博士参与了“雪如意”的设计。邓博士的分享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设计师们用高科技的方法帮助自己设计产品。比如,让一些受试者戴上VR眼镜,模拟滑雪时的场景,观察他们的感官反应,从而让设计的雪道更酷炫,带给他们更好的体验。
而王冲老师全程参与了雪如意的设计和建造过程。2019年-2021年,他作为驻场建筑师,负责协调雪如意的建造工作。两位设计师的分享让我们了解到,设计师并不是简单地做完设计就结束了。他们是主持人,或者协调人,要与国际雪联的专家,施工方等不计其数的人进行沟通协调。因此,他们必须懂得很多领域的知识。他们是体验设计师,关注用户感受到的一切,大到整体的外观,小到一个门把手,一盏灯,都需要认真对待。他们是综合性的人才,既有很好的审美能力,又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不仅要关注建筑给人的美感,还要关注是否符合科学原理,能否被建造的问题。
好的建筑真的能给人美的享受,比如,我很喜欢贝聿铭大师设计的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晶莹剔透的造型不仅与金字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还完美地表现了巴黎时尚、摩登的城市形象。同时,还为地下的建筑提供了很好的照明。晚上,金字塔灯火通明,真的太美了。我也喜欢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博物馆的整体风格非常鲜明,白色的墙体,青灰色的瓦片,融合了苏州传统的园林风格和现代建筑的摩登和立体感。我尤其喜欢的是,在里面参观时,有一面墙是大大的玻璃,玻璃上有一层烟灰色的纱帘。我朝外看去,亭台楼阁映入眼中,像一幅水墨画,有一种朦胧美,仿佛置身于江南烟雨中。从另一边的窗户朝外看去,可以看到青翠的竹林,让人心旷神怡。所以,当个好的建筑师,也能改变世界,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对于哪些孩子适合做建筑设计师的问题,两位都认为喜欢画画,能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孩子更适合。邓博士是因为画画很好,物理也很好,才走上了这条道路。另外,他们都认为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批判性思维能帮助建筑师不断反思,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建筑设计师也需要有想象力和灵感,有全球的视野。听到这里,我不禁感叹,无论做什么职业,都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对职业的热爱。
建筑师这个行业是我不熟悉的,没想到在美好的建筑背后,设计师们要付出如此多的心血。同时,我也看到做一个好的建筑师需要具备的底层能力: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祝愿未来的建筑师们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