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它们就像颜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和遭遇。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
*哲学教懂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谦卑,因为你虽爱慕智慧,但你永远得不到智慧,他总在你的掌握以外。故此,哲学家是“爱智之人”(Philosopher)而非“智者”(Sophist) 。
*有人曾戏弄地把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套用在情侣的关系之上。“主人主宰了奴隶的命运,但是奴隶却对他的主人了如指掌。”你控制了我的身心,不过我看穿了你的真实。
*当一个恋人处于这类自甘为奴的状态,他的知识之旅就告展开了。在他的眼中,没有什么不是别具意义的,简单如一声叹息、一个手势、一段短笺里的标点符号,似乎都在指示着更遥远的东西。即使是沉默与空白,于他而言也是诠释的密林、知识的迷宫。就像欧洲古代的释经学家对待《圣经》的态度一样,每个字都是神言,引领学者往更深奥更幽微的角落前进,力图批注出至为真实的本义。
你的确洞悉主人的核心,但他同时也为你撒下了一张符号之网;你拥有知识,但这寻求知识的活动却永不止息。
*由恋人界定的字义随着恋人的消失而散落,甚至像传染病一样扩散,一块块地啃食掉整幅文字的版图。语言已不复表意的功能。
*擅于文字的,终将死在文字的手上。
*电台点歌好像是私人的,其实却又是公开的,在私密与公开之间模糊而隐晦。
*所谓"感人”,指的可能就是作品足够抽象足够普遍,使得每个人都能轻易代入;同时它还得有个人化或拟个人化的腔调,令听者代入之余还觉得它是独一无二的;不只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自己的感情,且似根本为己而设为己而造。
因此最好的流行情歌无不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尽管它动用了机械化的节拍、旋律与和声模式,尽管它的歌词可能离不开一系列仿佛来自“填词常用语手册”一类的语汇,但它说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
*当恋人陶醉在这样的乐曲之中,他其实是在进行一种复杂的诠释过程,不断在乐曲与个人经验之间来回修剪,好使其完全合模,化身成最私己的信息。
*情歌之所以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首先是技术的作用。各色复制、储存和播放音乐的设备使得表演者和听众不用并存于同一时空,更使得听众能够分解成一个个原子式的个人。
*这种技术革命正好发生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大家族的崩解,小区邻里的分裂,令人的情感转向收缩,只投射在另一个人身上。爱情成为通俗文化里最受重视、最被颂扬的情感,不是毫无原因的。
人在孤独之中,特别是夜里,听着歌手以现代录音设备所赐的低吟技巧泣诉(从前唱歌的人使用横膈膜,而非喉咙),你会以为他是你认识的人,正伴和着你的寂寞和思念。重点并不在于世界上是否只剩你俩,也不在他唱的是不是他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在于他和你参与了这个情感形式的游戏,丰富且填满了它。爱情是一种幻觉,情感形式亦然,但它们的效应却是真的。
*赦免之所以是特别的,就在于它违背了法律背后那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古老法则,在法律之外开启了不可能的空间。
*我们可以质疑耶稣,为什么要原谅杀你的凶手?为什么要原谅不觉得自己犯了错的人?这岂不是破坏了人间的道德与律法?耶稣没有回答,他只是宽恕。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的第一小段:“有谁,若是我呼唤,会从天使的班列中/听到我?而且即便是,有一位/突然把我抓到胸口;我也会自他更强大的存在中/消逝。因为美无非是/那可怖者的初始,那个我们依然刚能承受的/而我们如此惊羡它,因为它不动声色地不屑于/毁灭我们。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怖的。”
*极端的美是摧毁性的,人工不可制作,也不能负担。
*写瓶中信的人不是敢于下注的赌徒,而是认命的作者,最纯粹的作者。
*但是真正的作品是不表达什么也不沟通什么的。正如瓶中信,在完成的那一瞬间就中断了和作者的关系,也中断了和读者的关系;存在,同时又消失在无始无终的海洋之中。
*你变成了数不清的角色在数不清的处境之中,演出所有未曾发生的故事。而它们全部来自悔不当初的抉择,你只好不断地重新虚构那无数的潜在可能。水面宽阔,一望无尽,你却无穷内缩、进入自己的世界,反复咀嚼曾经发生过的对话与通信。
*难怪大海是自由的,你甚至怀疑那些人哭着说出来的东西也全都是伪造的故事,但它们却因此更加真实,因为那是一个人最想它成真的欲望。海洋令每一个人成为真正的自己。
*人用不着出海,隔断千山的大海自然会跟着你。
*我实写你,虚构看不见的流浪队伍,同样看着你渐次往更远更深处隐去,那样的重重失落,我已经完全不想抵抗。
——《时光队伍》
*疾病是以陌生文字写在肉体上的铭刻。
*病有它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疆域,像一个个国家,在人体上展开它们的统治。病历是一幅历史地图。
医学和它的体制向我们陈示,那种种的专技语言,在我们身上拥有主权,世代相承。正如我们是祖先的血裔;我们的分裂,我与自我并不明了的那一部分的斗争,是在我出生以前就被注定的。
*尼采说得对,苏格拉底以前的希腊人强健而乐天。他们绝无顾忌地坦身露体,在别人嘲笑自己以前先行自嘲。因为他们要在被人掌握前先走一步,摧毁已成的自己。这才是欲望逻辑的真谛。
*宇宙不只是从混沌走到秩序的结果,它还是一个动词(kosmeo),它就是混沌转化的过程,它就是点亮了黑暗的那个动作。没有光,没有秩序,世界不成世界,万物尽与目盲无异。
*你知道他们制作洗头水的方法吗?为了让洗头水不刺眼,他们把一只兔子放在特造的架子上,张开它的眼皮,用夹子固定好。然后拿一根滴管对准它的红眼球,让被试验的洗头水一滴滴地掉下去。兔子挣扎,但是动不了;兔子惨叫,但是我们听不到(有谁听过兔子的叫声呢?),直到兔子的眼球完全溃烂为止。
*选美正是依男性目光打造样板女人的经典示范,一个个女孩想尽办法历尽训练,好把自己装进男人设计的一套套格子里,再拼个你死我活,好产生一位所谓“智慧与美丽并重”的佳人。
*比赛,必然是残酷的。然而选美最残酷的地方,还不在结果,而在大家等着看好戏的心态。例如香港小姐,每年总有几个消息不断的人物到了最后大热倒灶。他们会说:“活该,这娘们机心太重,还总以为自己必胜。”他们还说:“她的一切只是搏出位。”这就是残酷,我们设计了一个竞争的环境,叫她们去比较,然后看看里面会不会闹出些勾心斗角的不和传闻,好证实人性的丑恶;我们还希望在这名利场的游戏中看看谁最想"出位",好证明人的不择手段;我们喜欢耻笑她们答问时犯错呆滞,好证明漂亮的女子果然都蠢。
*我喜欢那时候只用两三个小时就能看遍夜游青年拖着脚步撞倒街头垃圾筒,与特早起床的公交司机匆匆赶路上班的情景。只需要这两三个小时,我就看到了一座城市一日的开端与终结。相对于那些还停留在昨夜,与业已迈入今晨的同城居民,我就像是一个时间以外的旁观者。
*这些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的人全在这里,以当下换取过去与未来。
*我开始混淆周一与周六的区别,开始遗忘一个月与另一个月的不同。甚至到了今天,我也想不起这样的生活到底维持了多久。偶尔,我会怀念那段日子,它自由得一塌糊涂,在感情上更是既不负责也不受伤。因为一切感情皆有其时日;而我不拥有时间,复不为时间占有,自然也与感情无关。模糊日夜,模糊了建立在时间上的一切秩序;我曾夜行如鬼。
*“他们说,太阳熠熠发光,炫人眼目,它使理智和记忆力迷乱,它使人的灵魂为了追求快乐而忘乎所以,而且执著地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的东西。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种形体,才有可能使人们的思想上升到更高的境界。说真的,爱神像数学家一样,为了将纯粹形式性的概念传授给不懂事的孩子,必须用图形来帮助理解;上帝也是一样,为了向我们清晰地显示出灵性,就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涂以各种美丽的色彩,使人们永不忘怀,而在看到它以后,又会不禁使人们满怀伤感,同时燃起了希望之火。”
*威尼斯错综复杂的城市景观是一幕追踪悬疑剧的绝佳舞台,也是暗恋的形象比喻。最理性最自重的作家全然放弃了自己,以对方的脚步引领自己的脚步,以对方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主体之所以是主体的自主自律在这样的状态底下彻底融化消散,就像水城流向咸水湖的那些污水一样,变成流动的液化状态。水往低处流,他也不断地沉沦堕落。
解救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和他正面相遇彼此交流,哪怕只是一两句话也好。只要有交流,对方就承认了你也是一个可以言语能够反应的主体,恢复了你作为一个人的身份。可是艾森巴哈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就是继续自己无言的追踪,最后当然不免丧失自我的命运。名副其实的魂断威尼斯。
*原来搬家是这样的一回事,因为书柜和衣橱的长久沉积,地面会印出一圈痕迹。只有在东西都搬走之后,它们才以约略的轮廓显现出那已不在者的分量与时间。就像凶杀案的现场,死者的身体早已挪开,但它的形状却被白色的粉笔勾勒在地上,清清楚楚。
*人是一间屋一座建筑的伤口,只有去掉了最后一人,建筑物才是完美的。
*卡洛斯·布劳尔的唯一兴趣就是读书与藏书,他爱他的书,他的书应该也爱他。总共两万册的珍藏与他朝夕相处,世界尽在其目光可及之处。然后有一天,事情发生了,他就把所有的书都运到遥远的海边小渔村,利用它们为自己砌了一座简陋的房子。
此后,他再也看不见它们了,那些他花了一辈子收集回来的书,虽然他就住在它们之间。他也不可能知道某一本书的位置,不知道它在厕所的地砖底下,还是藏在烟囱的顶端。就像卡洛斯·布劳尔的唯一兴趣就是读书与藏书,他爱他的书,他的书应该也爱他。总共两万册的珍藏与他朝夕相处,世界尽在其目光可及之处。然后有一天,事情发生了,他就把所有的书都运到遥远的海边小渔村,利用它们为自己砌了一座简陋的房子。
此后,他再也看不见它们了,那些他花了一辈子收集回来的书,虽然他就住在它们之间。他也不可能知道某一本书的位置,不知道它在厕所的地砖底下,还是藏在烟囱的顶端。就像一个人的记忆还在,但却没有秩序与结构去引导他定位提取。我什么都记得,只是失去了辨认的能力与拆墙的决心。
*“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话本身就把平常变成了异常,所有我们以为会成习惯的平凡人事皆是无常偶然的诡局。只有事后追忆,才明白那寻常是何等的殊异可贵。赐给我们寻常体验的人,是不可恨的。
*经过那么长的时间,我们的罗马始终没有建成,我和谁的罗马都没有建成。这个城市残破,这个城市老旧,因此吊诡地显现出一副永远未完成的状态。事实上,它真的四处都是鹰架,总是有人在修复古迹。它究竟是在建设之中,还是正在毁灭呢?前赴机场的途中,我想象路过的建筑一一在我身后崩塌。但我知道,我会再来,届时它们又会为我呈现废墟的景象。
*我宁愿自己是鱼钩上的铅块,沉入水底,钓回失落在深海的最初辰光。然而我的这座城市不是伊斯坦布尔,它的灵魂里没有忧伤,在这广阔而几乎无垢的蔚蓝海水之中,我只能钓到自己的孤独。
*一座城市如果衰落,是因为它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差距。假如内容大于形式,城市会过分臃肿膨胀而溃裂;要是形式大于内容,它会因为缺乏支撑而逐渐崩塌。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凋零,就是由于它不再具有一座帝都的内容。苏丹流亡,圣灵不在,宫殿与寺庙就算有再多的游客填充也无济于事。
人间的一切情感岂不也是如此?形式和内容的调整与挣扎。
*我从来没见过有鸟飞得这么慢,一时间整个世界似乎静止了,就像放慢了的电影,它缓缓穿过空间中隐形的格子。一只巨大的白色的金刚鹦鹉正在苍绿的树林中飞行,不可思议的宁静,不可思议的优美。
我一直认为,这是个启示。世界的真相在这一刻为我展开。
*“万事万物无非一场演出,你们都是宇宙之弦的颤动,每一粒音符都是为了赞颂他而存在。”
*后来我才明白市政局的用心和远见,将一片不规则的草地变成尺寸稳定的球场原来还有这种效果。它不是为了让大家有地方静坐,而是为了容纳我们,然后计算。它是容器,好比量斗,一斗能装多少粒米是有定数的,容有误差,虽不中亦不远。是的,随时日渐久,仪式成型,大家发现一座球场居然就是点算人数的工具。我们进去又出来,就像一个量斗装满之后再倾清,进去装满它,出来倒光它,一杯杯的米,一球场一球场的人,顺序流向夜里的街道。只要被计量过,事就成了。用报纸上的说法,这叫做“市民表达了他们的诉求”。然后我们会去就近的窄街,觅一食店,聊天消夜,再回家洗去身上的臭汗,由数目还原为人。
*曾经有外国作家带着滥情的眼睛欣赏这座城市,形容它是“借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于是它的居民无一不是过客。我觉得他没有完全说错,因为这个城市本身就是码头。来来往往的过客不会记得码头石柱上藤壶集聚的范围有多大,因为这些人善忘;码头也不会记得任何一个它曾经吐纳的行人,因为它自己就不停地移动、毁灭和再生。
这座城市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细节不断变化,没有一栋建筑可以长存,没有一条道路不曾挪移;但是整体上它却总是对外呈现出一副朦胧却又璀璨的颜色,仿佛自创世以来就是这个样子。就像一个玻璃箱中的蚁巢,那些孔道明明没有两天是完全一样的;可是我们只要远远观看,就都一口咬定:“它还是同一个蚁巢。”
*“虽然神性的质素常被归诸名人身上,可是‘名人’的现代意义实际上却来自众神的坠落,以及民主政府及世俗社会的兴起。”
——瑞杰克《名人》
*在那没有电话、电邮,更没有手机的年代里,我们写信,并且由此感受时空的辽阔。空间的距离,时间的不测,全都体现在一封信里了。
*书信总是一种延滞与回顾,它永远赶不上我俩的“现在”,我们看到的现在其实都是过去。
*这样的社会“是一个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的社会,因为它既没有空间的外延也没有时间的伸展,这是一个此处和彼方密集地同时呈现的社会——换句话说,一个在电子传讯中呈现整个世界的社会”。当代法国技术思想家维瑞里奥(Paul Virilio)如是说。
*写作怎能予人出路?如果世界是沙漠,而文字是人在上面走出来的路的话?好比一张白纸,我在上面写下这一行字:“我将离去”;但这行字永远离不开这张白纸,它在纸上叛逃,却永远是纸张的囚徒,不落在纸上的字不可思议。正是文字凸显了纸张的无边广阔,证明了它的绝对存在。
因此纸上的“我将离去”是一句无奈的自嘲,是一句无效的谎言。
*满地都是书,我坐在中间,就像博尔赫斯笔下的那个国王,精心构筑了能够迷惑任何人与野兽的迷宫,足以抵御任何外敌,最后却困死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