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南森,湖南衡东县人,一名岗松,笔名“无吾”,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真正民间艺术界传奇人物。
南森君出身异常坎坷艰难,少年时无缘入学就读深造,而其天性慷慨聪颖淡薄名利,勤奋好学,自学成材。且特别钟爱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并多有研究从事,数十年持之不懈,以致涉猎广泛,知识渊博,诸如木工、竹器、锻工、油漆、根艺奇石、剪纸烙画、草药医学等均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成就,文学艺术也颇有造诣。其制作的竹器及根艺、竹雕刻等工艺作品与书画文学作品都非常丰富,并多次获得省市和国家级奖项,作品和事迹被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和载入多种艺术辞书典籍之中,多位艺术界著名人士诸如贾兰坡、玉琦、胡洁青、廖静文等为之题词赞勉,获得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誉,称其为“奇才”
南森君一生求学好识,勤耕不辍,晚年立志著述,为了挖掘抢救和传承弘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艰辛、潜心致志,历时十四载,写成华夏乡土手工艺文化经典著作《九工十八匠》一书,于2018年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九工十八匠”昔日广泛分布流传于全国各地,也有的地方叫“九佬十八匠”,它们是指昔日我国民间从事各种匠艺行、业、工、匠总成所谓“三百六十行”中的精粹和代表行业的九个工种和十八种匠艺,它们流传久远,分布广泛,与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被认为为“正业”、“正匠”,并且成为民间各地的口头禅。这“九工十八匠”和“九佬十八匠”所包含的内容大同小异,略有不同。传说春秋战国时,鲁班即已将他的弟子分工为“九工”和“十八匠”,传流千载,承袭不衰,遍及华夏各地。如山西有“九头十八匠”、湖北有“九佬十八匠”、江西也有“九佬十八匠”,湖南常德、衡州有“九工十八匠”等等①,但以衡州地区的“九工十八匠”尤为有名。衡州的“九工十八匠”,行业分类清楚,工作性质连贯,匠艺各具特色。其“九工”是指裁缝工、剃头工、裱画工、阉猪工、纸马工、䉪子工、蓑衣工、打渔工、艄工。十八匠是指: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砖匠、木匠、窑匠、盖匠、石匠、机匠、弹匠、油匠、漆匠、染匠、铸匠、篾匠、皮匠。这些行业在当时的社会里非常兴盛,它们或穿梭于城镇街市,或行走于江湖乡村,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和揽活时带着方言悠扬的吆喝声,曾经是华夏民间一道别致而亮丽的民俗风情画卷。
这些工匠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技艺既为自己糊口养家,安身立命,也为广大人民提供了生活和生产的便利,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发展,为中华民间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及历史的演进,作出了默默无闻、但又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天高科技的时代到来,很多的传统事物和行业包括“九工十八匠”。导致急骤衰减甚至消逝灭绝,诚为令人痛惜!如能将这些华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挖掘、搜集、整理出来,留给后人,让后人能回顾历史,了解历史,观今鉴古、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无疑是一种功德和善举。
虽然很多地区都曾有过“九工十八匠”,并还在流行这样的禅言谚语,但至今尚少有内容系统完整的著作面世,令人为之遗憾!南森君发愤著述,潜心致志,殚精竭力,不顾年高体衰,不避严寒酷暑,不辞跋涉辛劳,或行走于荒郊僻埌,或踏遍深山野谷,走访了数个县市和数千民间的老艺人,获得了第一手真实的资料,并专程至多处大城市的大书店以及旧书市场购买书籍资料,融合自己数十年以来从事民间艺术的所学所见所闻,加以整理编著,历时十四载,编成《九工十八匠》一书。该书将“九工”与“十八匠”各种行业的历史渊源、宗师敬奉、社会作用、人文轶故、操作技术、使用工具,一一详细明了呈献给读者,更具特色的是,每一章节附有工匠乡土民俗歌谣及“工匠图”和“工具图”以及诗词和对联,而且力求贴切精美,很是难得!这样工程浩大、内容复杂、图文诗联繁多的工具性著作,即使是真正的专家学者也非易事,而竟出自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七旬老人之手,实令人感到惊讶且油然为之敬佩。
《九工十八匠》一出版即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评价,衡东县人民政府与文化部门,为此建立了《九工十八匠陈列馆》,还每年逢“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特地聘请昔日从事过“九工”和“十八匠”的老艺人进行现场演示,获得了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九工十八匠》一书,著作认真严谨,内容系统成套,性质意义连贯,资料详实,知识丰富,图文诗联并茂,是一部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又是一部华夏民俗民情志和乡土手工业史,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研究及收藏价值,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库,为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事业,为家乡和社会与历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