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刚开始出差的时候,在高铁上听到吵闹的声音,我会选择戴上耳机忍耐,因为爸爸妈妈总在叮嘱,出门在外要和和气气,不要出风头,所以即使讨厌这种喧嚣的环境,也会闭口不言。但时过境迁,当慢慢熟悉在外面工作的环境,慢慢可以去掌控处理问题的方式,我发现自己其实也在悄无声息的变化中。在高铁上,当听到手机外放的过大音量,我会善意的去提醒:您好,周边有人休息,请您戴上耳机或者将音量降低,保证您自己听到就好。在椅背角度过大,我会善意的去提醒:您好,您是否可以将您的椅背调整一下,因为坐在您坐位后面不是很舒适。在别人要求更换座位时,我会善意的拒绝:不好意思,我的路程较远,更换的话,可能您下车后,我还要跟其他人再次更换,因为行李箱较沉,不是很方便,请您理解,谢谢。而当这些场景一次次真实上演的时候,我的内心会更加的趋于平静和悠然,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对自己的权利的维护,这是我对自己内心的尊崇,也是我对自己的勇敢。
中国传统文化里讲究中庸之道,讲究以和为贵,所以我们身体里就流淌着【妥协】和【委屈求全】的血液。父母对于孩子提出在外地买房的想法,无条件的支持,哪怕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能支撑重体力的劳动,也会在电话的这头说:我保证打钱给你;亲戚以血缘关系为由,无条件的索取,哪怕对方已经无力去解决问题,也会强加以道义的捆绑;对于自己孩子还发着高烧的班主任,为了其它的孩子,也要努力撑到工作结束,才去照顾自己的孩子等等。我们都很少对自己勇敢,很好会大声的去说一声:不!因为我们害怕去面对这个字背后的情理,我们觉得那是一种打扰,那是一种对平衡的打破,但真的是吗?不然。今天社会新闻当中的高铁霸座,老年人对年轻人不让座的行为的辱骂,校园欺凌等等,何尝不是放纵下形成的丑闻?而这些新闻背后那些说不的力量,是那么的脆弱和无力。我们对霸座的人说这是我的坐位请让开,他视若无物,因为他知道没有法律条文可以制裁他的行为,但如果我们不说不,或许这则条文永远不会有被商讨的那一天;我们对那些倚老卖老的老年人说不,我们对强行的撕扯和辱骂进行反抗和辩解,固然会遭受道义的评判,但如果我们不说不,或许延后或取消老年免费乘车的议题也不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说不需要勇气,而对自己,则是勇敢。
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共享时代下,这是最理想的生活。
对自己勇敢,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和的态度。
对自己勇敢,是我们对共享时代尊重的行动。
今天,你对自己勇敢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