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职场思考|Title越来越高,平台却变小,到底算混的成功还是失败

职场思考|Title越来越高,平台却变小,到底算混的成功还是失败

作者: 潇洒姐_979c | 来源:发表于2019-04-09 11:39 被阅读0次

浩博在猎头领域精耕多年以来,各种资历优越、能力杰出的候选人都有接触,最后不管他们身处哪个领域,从事何职位,在漫漫职业生涯中难免会有人陷入“title越来越高,但平台却越来越小”的状况,面对这种情形,当事人很难不陷入沉思,“这样的职业发展到底算是成功还是失败?”

关于失败的定义?

对于失败的界定,没有人可以说的绝对,失败更多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可以来自当事人对自己的评判,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外界对自我的评判

人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始终是要和周边的人打交道,自然与他人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因此人们习惯性的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做衡量自己生活、工作好坏与否的一面镜子。长此以往,我们逐渐丧失对自身成就客观的分析能力,活在别人的期许之中。

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之下,即便是位居高职的人,很多时候都很难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而产生这种怀疑的,更多是方向尚不明确、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人

现实生活中,放弃大公司背景,选择到小平台担任高管或是自己创业的案例比比皆是,结果是有“混的”越来越好的,当然也有越来越怀疑人生的。就拿大家都知道的一款社交软件——陌陌来说,其创始人唐岩就是从网易出来的,2011年陌陌上线以来,以其独特的社交模式受到大众追捧,风靡一时。陌陌的成功给了想出来创业的年轻人很大的信心,说是陌陌抓住了风口也好,运气使然也罢,但放弃大公司的铁饭碗,铤而走险去创建一个看不到未来的产品的确需要勇气。

或许你会说,这只是极少数的情况,成功总是伴随偶然,我也有见过从大公司跳槽到小公司,然后因为决策的错误而逐渐没落的例子,但成功与否本质上也不应该归咎于平台的大小,唐岩能把平台从无到有难道会比平台从小到大更容易些吗?不然,但当我们做出了这样那样的选择,我们就要抱着将这件事做到极致的态度去做,哪怕行业发展不似预期,有谁会否认你就是一个loser,只要你的能力是在不断提升的,头衔高低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很难自我认可?

当有些人还因为自身的一点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的时候,那些比自己优秀千倍万倍的人正在虚心求学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成功人士,他们谦逊、平和,但是在深入交谈之后,会发现他们其实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世上比自己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一经比较,更显自己的平庸,所以往往职位越高的人,他们有时候更难获得自己的认可。

意识到他人的优秀,加以警醒自己切勿自负固然是可喜的,但是如果因为他人的优秀而忽略了自身闪光的地方,没有对自己工作给予肯定,那么就会掉入到盲目追逐别人的道路中,同时让人陷入自卑。一旦陷入进去,人就很难生出自我认可了,哪怕他们明明也很优秀。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年轻时也非常自卑。因为是从北方小镇考上的中传,当同学问及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时他非常忌讳,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没见过世面,他也因此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女同学说话!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但是后来我们也看到在台上从容不迫主持的他,已经不再是曾经畏畏缩缩的少年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只有人类才有自卑感,正是由于有对自身不满意的自卑感,人类才会想方设法的超越自己。”适时的自卑有助于认清自己的位置,过度的自卑则会阻碍自身的发展。

怎么重拾对自我的认可?

这时候的你可以重新考虑设定一个新的参照物。当参照对象离得太远,就会让人心生绝望,轻易放弃。能够激发人的努力、保持人的斗志的唯有能够触及得着的目标,看得到的学习对象

当我们在第十名的时候,我们想想第五名就好。

当我们在倒数第十名的时候,我们想想倒数第十五名就好。

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山田本一出人意料的夺得了世界冠军。十年后他解释到他成功的秘诀:“我比赛前会先把比赛路线仔细看一遍,并且会记录,把全程分解成若干个目标,这样不管多远的赛程,都可以轻松的跑完”山田本一说的没错,许多心理学家也通过实验证实了他的话。在人生中亦是如此,我们学会把看似庞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并且逐个实现他们,就会轻松许多,因为实现小目标的过程是积累成就感的过程,能够令我们生出超下一个目标前进的动力。学会分解目标不仅是人生的智慧,也是实现理想的秘诀之一

你可以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十年后,你想活成谁的样子,然后再去倒推,成就这样一个人,你需要现在前三年做什么,中间三年做什么,最后几年做什么,这样不至于因为目标的长远、宏大而显得苍白无力

从以下几点改变自我认知

表象

如前文提及的那样。一个人的成败,本质上与平台大小,官位高低,薪资多少没有太大关系。而是说,每一家公司的选择,每一步的选择之后,自己是不是成长了?还是说自己在吃“老本”? 是不是下一步能走得更好,选择更多?还是说你的发展实质上是明升暗降?

你选择的方向是不是未来的趋势所在,你的老板是不是值得你追随,我想这才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

静止

很多人习惯于以当下的形势推演未来的形势,以别人的过去推演自己的未来。但其实,这是静止的视角。

别人以多少年走通的路,当下的你或许用不了那么长时间。因为时代更迭的关系,可能别人走通的路径到了如今,模仿已经没有意义了。共享单车的热潮已经褪去,普通技术上的程序员的热潮也是。四年前热门的高校专业,四年后还是吗?如果你没有一点点分析能力,预测能力,那么你的很多判断其实就是盲目乐观下的静止型瞎判断

随波逐流

正因为我们普通人的判断能力不足够成熟,所以我们习惯于听信别人,以别人的评判/主流的认知来衡量自己,并时常怀疑自己的选择,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来加强自己的自信。而其实,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自信也不外借。

当你我,作为普通人,能够尝试去透过表象,动态地,以自我思考的方式去分析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将更清楚地知道摆在我们眼前的是机遇还是陷阱,是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发展,是应该努力的方向,还是应该放弃努力的方向。

潇洒姐认为,当今社会上,公司规模大小层次其实是非常不均匀的,有些公司尽管能给到你很高的title,但是你实际上的职能以及你的能力和市场上规定的该职位的职能不匹配,那你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也有可能面临降级的可能。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要被title高低蒙蔽双眼,也不因为title高低而产生自负抑或自卑的心理,只要你保证你每一天都是在成长的,那才是你职业发展中最最重要的。

文章来源:公众号:浩博咨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思考|Title越来越高,平台却变小,到底算混的成功还是失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hb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