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8日。
距离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已经整整90年,但历史永远会被人们铭记。今天上午十点多,校园响起了警报,提醒人们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中秋放假调休,今日上周二的课,晚托后下班到家,已经六点半了。先生今日课也多,没做晚饭,俩人外面去吃了碗炸酱面。
期间又接到家长浩浩妈的电话,说浩浩不愿上晚自修跑回家去了,长吁短叹,一番无奈。这又是个被家长宠坏沉溺于手机的孩子,吃不得苦,又不愿好好读书,跟他两个优秀的姐姐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父母说,老师教,就是听不进去。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太难教育了。也许,只有社会这所大学能够让他直面自己的人生了。有些人,不撞南墙不回头,有些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有些道理,只有真正经历了才会懂。其他,说什么都没用。
中秋在即,说点高兴的事。
先生的兄长,是个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人,近两年常有诗作发表。最近结集出版,寄了两本过来,诗集名题作《胎记》。
亲人的作品,油墨的芳香,自是沁人心脾,慰藉心灵的。
翻开书,读几首,便被诗中的文字深深的吸引,故乡的春夏秋冬、亲人旧物、日常风俗,带着特有的家乡味道,渐渐在脑海中苏生,似电影胶片,一幕一幕,若隐若现,清晰了又模糊,模糊了又清晰。
透过这些或直白或含蓄的文字表达,更深刻的感受到,原来,乡愁不仅是远离故乡的我们才有的底色,而是每个离开土地的人固有的情思,是烙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胎记。
九上第一单元便是诗歌单元,最近正在给孩子们上这部分的内容。朗读,鉴赏,创作,以前对诗歌不怎么敏感的我,渐渐的爱上了这凝炼浓缩的文字。
兄长的诗集《胎记》,值得好好读一读。
陕西是苹果之乡,富士苹果全国闻名。前几天,先生的外甥回乡下收秋,给我们快递了一箱家乡的苹果。
收到开箱,浓浓的果香扑鼻而来,令人心醉。细看,上下两层,一共十八个,个顶个儿那么大,像小碗口那么大;个顶个儿那么红,比小孩儿的脸蛋儿还红。
个儿大,一个人吃不了,必须切开分着吃,脆脆的,甜甜的,是那种刚下树的鲜甜鲜甜的甜,更是包裹着浓浓乡情和亲情的甜,甜到心坎的甜。
抬头有诗和远方,低头有苹果在旁,物质精神,双重厚礼。这个中秋,甜甜的,美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