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仪式文(一)

仪式文(一)

作者: 咸鱼修仙志 | 来源:发表于2022-07-11 08:10 被阅读0次

在现世生活,常碰到种种的集会。小至朋友间送迎庆吊,大至政治上的一切会议,都用集会的方式来实施。集会必有相当的仪式,在这些仪式之中,就必有讲话的人。例如学校行毕业典礼的时候,必有官长、校长或教职员的训词,来宾的演说,以及学生代表的答词。这些讲话如果记载下来,就是文章。这里叫作仪式文。世间有许多文章,就属于这一类。

仪式文的对象,就是眼前的听者,他的读者是有一定的。就这一点说,仪式文和书信颇有相同之处,书信里的礼仪法则,如称呼敬语之类,都该照样应用。

仪式文可略分为两种,一是以仪式的主持者为立场的,一是以仪式的参与者为立场的,这两种的分别,很是显然,因之写作的态度也有不同。举例来说,在做寿的仪式上,寿翁的“七十自述”属于前者,来宾所送的“寿序”之类,属于后者。在一般集会的仪式上,会长的开会词属于前者,会员或来宾的演说属于后者。

现在先讲第一类的仪式文。这类仪式文的意思或内容差不多是被所行的仪式限定了的,因为作者就是仪式的主持者,对于举行这仪式的必要、理由,以及个人的见解、感想、希望等等早怀抱在胸中,不劳再去临时搜索。把这些怀抱按照自己的地位发挥出来,就成一场讲话,也就是一篇文章了。所以,这类的仪式文,材料内容是现成的,不必外求,问题只在怎样把自己所怀抱的意思得体地充分地表达出来。

仪式文是应用文,凡是应用文,都是应付当前的实际事务的,和实际事务有着密切的关系,措辞要得体,要合乎身份地位,否则就不适当。这类仪式文的好坏的区别,与其说在技巧上,倒不如说在态度上。作者能将自己对于仪式所怀抱的意思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合法得体地表达出来,就不失为一场通得过去的讲话,或一篇通得过去的文章。故意播弄技巧,反不是好事。

相关文章

  • 仪式文(一)

    在现世生活,常碰到种种的集会。小至朋友间送迎庆吊,大至政治上的一切会议,都用集会的方式来实施。集会必有相当的仪式,...

  • 仪式文(二)

    这里所讲的是第二种的仪式文。 第二种仪式文是以仪式的参与者为立场的。我们在参与仪式的时候,常见到有些人会临时被邀请...

  • 最不该丢掉的就是仪式感

    文/小一 人生在世,何处不仪式? 诚然,这种仪式满感就是规矩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仪式,不谈文化。 仪式...

  • 《路演兵法》精要摘读

    路演的本质是做仪式、讲故事、传能量。 仪式是文化的终极体现。企业路演包括九大商业仪式: 创始仪式------信任文...

  • 文——伪精致&仪式感

    看了两篇推文,一篇关于“伪精致”,一篇关于“仪式感”。实际牵连着同样的生活态度。 “伪精致”篇 《“伪精致”正在慢...

  • 旧文《告别的仪式》

    昨天看完了自由极光的《我也会爱上别人的》,下意识和去年热播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做对比,还有几个月前看到的《浅婚》,...

  • 2018-06-26

    读文偶记——“仪式感” 一篇短文“仪式感”,作者讲述了一所学校“令人心动的仪式感”,学校要求十二三岁的学生...

  • 幸福的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

    文/见稀 01 仪式多指典礼的秩序仪式,有人认为仪式是关于重大性事务的形态,也有人认为仪式是纯净的行为,没有意义或...

  • 愿我们的生活多一些仪式感

    文 / 清清 01什么是仪式感? 村上春树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走路时,你特意蹲下来帮我系好鞋带,是仪式...

  • 生活不需要仪式感,需要质感

    文/纤云拂袖 我认为生活不需要仪式感,需要质感。 其实,过于追求“仪式感”的人,头脑一般很累。因为在仪式感和质感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仪式文(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ii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