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城南旧事》之《惠安馆》

再读《城南旧事》之《惠安馆》

作者: 凤凰涅槃2020 | 来源:发表于2024-09-14 14:28 被阅读0次

再读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的《惠安馆》一文,更为其中的叙事技巧感到惊叹。我以前读书,尤其是小说类或者散文类的,考虑最多的就是文中的故事情节和带给我的启示,几乎没有关注过写作方法和技巧。教材上的文章,通常是借助教学参考书来进行文本解读,偶尔也会在做试卷的时候,自己尝试着去分析写作方法和作用,这一次是第一次真正的裸读,调动自己脑海中关于写作方法和技巧的一些知识来进行分析,觉得自己分析的很浅,很粗糙,也有一点糊涂混乱,但至少我在尝试着走这条文本分析的道路,学着去赏析文字,这对于我的个人阅读素养和写作素养,应该也会有日积月累的帮助和提升。

首先,在这篇文章当中,所有的描写都非常的精彩,文中所描写的场景,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所有的描写给我的感觉都是历历在目,就好像故事就发生在眼前一样。每一个描写都是那么细致,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每一个场景中物件的放置都很有镜头感。比如:文章开篇写的,“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大玻璃窗、白纸糊的墙、三屉桌、小床就将我屋内的陈设描绘出来了。“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宋妈过来掸窗台,掸桌子,随着鸡毛掸子的舞动,那道阳光里的尘埃加多了,飞舞得更热闹了,我赶忙拉起被来蒙住脸,是怕尘埃把我呛得咳嗽。”这一段写日常的生活场景,就描写的非常形象,尤其是描写灰尘在阳光中的景象非常细致,就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场景,但是作者就能够准确的抓住,并把它细致的描绘出来。还有描写我第一次到秀贞屋里时看到的秀贞屋里的摆设,“屋里可不像我家里那么亮,玻璃窗小得很,临窗一个大炕,炕中间摆了一张矮桌,上面堆着活计和针线盒子。”“说着她又找了一根绳子,绕着我的脖子量,我由她摆布,只管看墙上的那张画,那画的是一个白胖大娃娃,没有穿衣服,手里捧着大元宝,骑在一条大大的红鱼上。”小窗户、大炕、矮桌、针线盒子和活计、墙上的画,就将秀贞屋里的陈设,给我们描绘出来,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其次,在故事的叙述当中,很多事物都是前后有呼应的。前面提到过,看似是闲笔,后面就会有与之相呼应的情节,连贯性很强。比如:“我想总有一天我要迈上那三层台阶,走进那黑洞洞的大门里去的。”写出了我对惠安馆里生活的人有兴趣,为下文做铺垫。“回到家来,我心里还惦念着疯子的那副模样儿。”为下文做铺垫。“我想看清楚她,我是多么久以前就想看清楚她的。”与前文相照应。还有写妞儿有泪坑儿,写秀贞也有两个泪坑儿,这些也为下文写妞儿是秀贞的孩子埋下了伏笔。

第三,就是感觉林海音特别会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当中常常设置悬念,让读者不由得想要读下去,想要产生疑惑,特别吸引人,比如:“我”第一次到惠安馆,秀贞听“我”说六岁时,“忽然撩起我的辫子看我的脖子,在找什么。”此处就是一处悬念,秀贞看“我”的脖子,找什么呢?进到秀贞的屋里,看到她做的衣服,看到墙上骑鱼的白胖大娃娃的画,听秀贞讲小桂子的事,可她妈妈又说她是胡说,此处又是一处悬念,她妈妈为什么说她胡说呢?悬念层层迭起,第三集才讲到了小桂子的出生,秀贞与思康的交往,解开了前面的悬念。

第四,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描写,作者在写悲伤的时候,不会直接说很悲伤,而是会用大量的描写让你感受到文中的人物很悲伤,语言,动作,神情都可以感受到。写思念也是如此。描写的人物动作、神情、语言都符合人物身份。比如:写秀贞因为在“我”家待太久而遭养父毒打,后到我家找“我”时伤心难过的表现,“她不说话,也不用袖子去抹眼,就让眼泪滴答滴答落在藤箱里,都被小油鸡和着小米吃下去了!”“早晨的太阳,正照到西厢房里,照到她的不太干净的脸上,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流到泪坑淌到嘴边了。”

第五,文中的插叙手法使用非常灵活,文中没有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进行,有两条主线秀贞的故事和妞儿的故事,但是还有很多发生在以前的事情需要补充进去,那么作者常常会使用回忆的手法,或者通过文中次要人物的对话来进行补充,这种插叙非常自然。比如:写“我”最初知道秀贞发疯的原因是通过宋妈和换洋火的老婆子的对话了解的。写小桂子的出生以及秀贞与思康的交往就是通过回忆“我”与秀贞的对话来补充的。

除此之外,小说当中还有留白的手法,虚实结合的手法,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文章当中那种千姿百态的“说”,也让我惊叹,有的说前面加动作,有的说前面加神态,有的说前面既有动作又有神态,有的说前面加上语调等等,让整个画面更生动起来。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师吴恒海主任曾经讲过的一堂公开课——《千姿百态的“说”》,他是以《羚羊木雕》为例来讲的,我觉得林海音的文章当中,这一点运用的也非常灵活。

小四老师告诉我们,让我们读《城南旧事》,是希望能够学习林海音的叙事手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叙事当中。她说,每次学习一种写作手法就可以,比如说学习在叙事的时候要为后面会发生的事情埋下一些东西,应该就是指小说当中的伏笔或者铺垫手法吧。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棒的学习写作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对于《惠安馆》一文浅显地赏析阅读。

相关文章

  • 《城南旧事》之惠安馆

    这学期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师生共读书目是《城南旧事》,每天中午十点二十分到十点四十五分是师生共读时间。我被书中...

  • 《城南旧事》 之惠安馆

    在惠安馆里面住着疯子,但是子英子和他的关系却很好。 疯子告诉他,他叫秀兰,他每天靠在门上傻傻的看着...

  • 《城南旧事》之惠安馆

    有一个叫小英子的女孩,她们一家都搬到了北京。 小英子在北京认识了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和一个经常被爸...

  • 城南旧事之惠安馆

    7岁的小女孩林英子 天真烂漫,灵动乖爱,对周遭的人和事总会多了一般孩童的观察与思考,在她们住的胡同里就有一个门楣...

  • 张一卓五天学习反馈

    阅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城南旧事惠安馆的小桂子》,《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

  • 《城南旧事——惠安馆》

    在北京的胡同里,英子认识了第一个朋友疯女人秀贞。秀贞曾和一个大学生暗地里相爱,后来大学生走了,说要卖了家乡的白薯地...

  • 城南旧事惠安馆

    今天看了一下林海音写的城南旧梦第一篇惠安馆,看完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城南旧梦这本书是作者以自己儿时(7岁-13岁)...

  • 《城南旧事—惠安馆》——随笔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小主人英子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平日里又被慈祥而严厉的爸爸、操持...

  • 读《城南旧事》之惠安馆有感

    最近孩子正在完成学校布置的《城南旧事》阅读任务,鉴于我家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看起来貌似有些江山日下,快跟不上同龄孩...

  •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林海音 骆驼队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城南旧事》之《惠安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iv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