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装13?百度上的解释:卖弄自己有限的资源获取高效的配置,从而达到远高于当前实际的展示效果,并以此获得自我满足。那什么是装逼的最高境界?网友评论:看看微博上的张姓律师。
深圳一个女律师最近火了起来可是她却一点都不开心,主要是因为火的方式很奇特,就因为在朋友圈卖弄自己,而被网友扒了底。
“3600/小时的咨询费用”
“几百万的律师费”
“刚花五万在巴黎买的新款包包”
“抖抖手腕,整整巴宝莉羊毛西服的衣领”
她的生活分分钟钟就是奢侈品大聚会Party,最重要的是人家不仅有钱,生活上也是精英女性。毕业于中国第一高等学府,还是亚太第一大律所合伙人,主角光环力透纸背,瞬间超出《公主小妹》无数个等级。
在朋友圈中刻意凸显自己的奢侈品、高学历,处处显示着事业成功、人生赢家的优越感,忽视了这个社会对于过分张扬且“魔幻”的现象是这样的态度:只要你敢diss,网友就敢扒。
所以,事情没过几天北大法学系举手发言:她可不是我校正规本科毕业哦;盈科官方的资料显示:张晴并非合伙人,只是专职律师;广东省律师协会表示:已了解到作假情况,将按规定处理。连她所喜欢大牌堆砌的生活,都被网友扒出来皆为分期付款,或是相对平价甚至低端的用品。所有镜花水月的假相就这样被戳破,而且成为所有的笑柄。
大家都很纳闷,装13可以理解,但是如此耗费精力的炫耀到底是图什么?难道就是为了简单的炫耀自己?并不是,张小姐所做的一切其实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职场包装学,只不过她的力度过大,直接演砸。
所以过度与适当,炫耀与需要的界限在哪?什么是工作中正确的装逼姿势?
01
不要过分的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看过莫泊桑的《项链》,大家肯定对女主玛蒂尔德有记忆。嫁了一个小公务员,过着普通琐碎的生活,却有极高的虚荣心。为了在舞会那天惊艳全场,特意去朋友那里借了一个昂贵的首饰,没想到却在舞会中丢失,花费了十年辛苦做活来偿还,却发现那条项链是赝品。
同样是处于底层,骄傲而不甘心沉沦,但是玛蒂尔德给人的感觉是可爱,而张小姐给人的感觉是刻薄、言论奇葩,关键点更多的是对别人的贬低。
她自称信用卡月账单至少五万,号称时薪3600元。她对年薪40万的相亲对象嗤之以鼻,嫌弃前男友家境是县城。面试不放心工作人员对财务的保管,电梯里诅咒准新娘婚姻差劲,空调师傅想加个微信,她觉得别人不配,心底鄙夷。关键是自己也是才脱离底层社会,就到处diss底层劳动人民的三观让人不可思议。
网友看到这些当然很愤怒。你不仅装13装的这么LOW,人品还这么差,我们人肉你又有什么关系,所以一场声势浩大的声讨就这样开始。
02
玛丽苏的梦不犯法,但拿到职场中就是忌讳。
孔子说过这样一句“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装13可以,但是不要变成过分夸张加大,让人一眼就看穿。在职场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的给自己的学历背景,工作经历进行润笔,这是职场默认的规则,也是跳槽加薪的好方式,如果不是过分夸大,也不会有人去过分追究,但是水分要是真的过大,那就是赤裸裸的欺骗,也是职场大忌。
想一下,如果一个刚入职2年的基层员工,在网上不停炫耀自己是公司股东,还将自己的公司吹成行业第一,明明就是一自考,非要说自己是北大学历,炫耀自己3600元/小时的咨询费,还看不起底层阶级。
她把律师这个在行外人眼里公平,公正,专业的职业形象作为跳跃板,演绎成我悠闲,没学历还高薪,完全毁灭了社会大众的朴素价值观和对律师的认知,所以才有企业让其删帖,律协对她进行调查这一系类的后续问题。在职场里,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公司跟行业,所以张律师,估计只有直接开除这么一条路。
通过大家爆出来的微博,其实看出如果她不那么玛丽苏,人生可以有另外一条轨迹。
我年轻漂亮还努力,虽然只是成人自考,但是我成功通过了司法考试。虽然我非全日制毕业生,但我还是混到了一个北大校友的“头衔”,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我身边有很多人追求,但我也不盲目选择,只为真爱降临。我虽然只是位专律,但是我父亲给了我很多案源,我一定能混的风生水起,真的成为公司的合伙人,年薪百万的金领。
但是她却被自己的虚荣,臆想的玛丽苏剧情给毁了,在盈科估计是不好混了,更是让律师圈的其他人看不起。所以,玛丽苏的梦不犯法,但拿到职场中就是忌讳。
03
要想装的好,必须有实力匹配。
装13真的是门学问,尤其是在职场里。装的好事业工作风生水起,装的不好工作和前途可能都将遭遇滑铁卢。有网友评论:要想装的好,必须有实力匹配。项羽就“力能扛鼎”被赞西楚霸王,而嬴荡却“举鼎绝膑”不治身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说我先赚它一个亿”而爆火的王建林; 坦言自己最大的烦恼就是“太红”的王菲; 接受采访时一脸委屈“ 白宫是我住过最小的地方了,做总统真难 ”的特朗普,却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因为人家有实力,所说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生活中太多人想要通过外在表现形式来展现自己的优秀力,却忽视了要想让别人真正的看得起自己,唯有提升实力,这才是最稳妥的方式。
张晴声称自己是北大毕业,亚太第一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咨询费3600元1小时,一单业务几百万,发票每张最多只能开100万超心累,但这所有的一切是一种13,而且说的自己都信。谎称北大毕业、谎称合伙人这些虚假的东西,网友不经过深挖,就见了底。
装13炫富其实没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虚荣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可问题是:要想装的好,必须有实力匹配。
作为员工,一言一行代表着公司,也代表着这个行业,估计张小姐此时定在头疼,我好不容易通过函授、完成律考,进入知名公司,没想到却毁在了一条不丢脸的钻石项链里。
林语堂说社会有十大俗,里面就有: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这种事之所以俗气,就是因为忽视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论自己的外在表现多么高人一等,长远总归是凭本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