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媒体大繁荣时代,听者和说者需要批判性思维来保持理性。无论是视频还是文章,很多自媒体上的文章或者视频,为制造噱头,提出一些缺乏条件限制的观点。晨起看到一位博主分析农夫山泉老板钟睒睒的成功之道,认为钟睒睒是一个职业选手而非商人。职业选手专注事业目标,商人更注重繁杂的社交。博主认为像职业选手那样专注于事业目标才是商业成功的关键。要成功就要做专注于目标、锤炼技术的职业选手,不做浪费精力于社交中的商人。
博主讨论的本质问题是社交与商业的关系。这个议题非常有价值,但博主的论证展示了几个常见的思维误区。
一是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被称为“光环效应”,这是认知上出现的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效应。作者用钟睒睒的成功合理化了他的弱社交行为。若是普通人弱社交则被认为“丧”。博主的错误在于将成功人士封神,以合理化所有的行为。很多时候成功的原因并不一定是成功人士展示出来的,很有可能是那些没有拿到台面上说的。
二是笼统错误。笼统就是没有没有分类,也不说明条件和前提。记得曾经听过一个哲学教授讲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就是澄清前提,划定界限。笼统得到的观点通常都不具有可操作性,都是不可靠的,不能算是严格的论证。仔细研究社交,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划分成不同类型,比如利益社交与情感社交;商业性社交与社会性社交,直接商业价值的社交和间接商业价值的社交等等。根据研究需要对社交分类,然后审查不同类型社交在什么条件下会产生商业价值,这样的结论才是审慎的
三是脱离历史。凡是脱离历史的结论都是谬误。历史事实是结论的依据。凡是没有谬误的产生都源于事实不清。基于企业发展史,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老板社交,得出的结论才是有价值的。企业是有生命周期的,初创期、快速发展期、平台期、衰退期。企业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对老板的有不同的社交需求。只有回归历史,实事求是研究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少一点陷入思维误区,会活得更理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