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听香帅老师的金融课。
其中有说到: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以增量带动存量的方式进行改革,用了二十年之久才完成了国企的股份制改革。
“以增量带动存量”这几个字从耳朵进去后,便在脑中不停地盘旋,好似一把钥匙,开启了百宝架上的某个盒子。
任何的改革本质上都是利益再分配,注定是会动既有利益者的奶酪。如果没有足够的增量来填补他们被动了的奶酪,那么必然会招致他们的抵抗和反扑。既得利益越多的人,还往往是话语权越高、力量越大的人。
历史上许多不成功的改革,就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没有增量来加入。
我们现在非常认可的改革开放,其实也是因为这四十年源源不断地增量的过程。如果只是重新切分蛋糕,不会有如此成果。
在国家层面如此,在家庭或者个人层面也是适用的。
比如大部分人都是先找好一份工作再离职,如果没有合适的去处是不敢随意放弃手里这个工作的,哪怕做的并不愉快。尤其是对于上有老下有小、背负着房贷的中年人而言。
又比如现在对于斜杠青年、对于副业的推崇,也是“以增量带动存量”的方式来进行调整。
另一个使人感慨的词是,二十年。
我们都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时候又希望立竿见影。
立竿见影其实就是希望以最小的付出来换取最大的收益,赌博买彩票、想要一夜暴富一劳永逸……都是同样的逻辑。
但是,正常来说,这都不太可能。除非你能在每个单位时间倾注足够多的精力和心智,或者同样的单位时间能获得比他人更多的收获。
要做到这些,除了要足够的专注和坚持,还得有异于常人的智力和运气——这都是靠老天爷赏饭吃的事儿。
作为一凡人,循曾文正公的话行事更合适: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收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想起《肖申克的救赎》。
为了越狱以及越狱之后的生活,安迪默默地准备了二十年。
你可愿用二十年筑一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