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busandebusi)
1084年7月7日,苏轼乘坐的官船终于抵达了长江天际流的南京码头。这是乌台诗案后的第五年,苏轼蒙恩迁河南汝州,特地绕道来会裸退隐居在此的前北宋丞相王安石。
王安石依旧是不修边幅,身着当地农民一样的服饰,骑着一头毛驴前来迎接。苏轼来不及穿戴整齐就下船还礼。长拜道:“今天苏轼身穿野服就拜见丞相,真是太胆大了。”王安石爽朗一笑:“繁文缛节哪能烦扰我辈中人”。
一个我辈中人,给两人的关系下了定论,自此以后,田舍之间在再无政敌,只有好友。
王苏南京相会的42年前,22岁的王安石参加科举,以第四名的成绩高中进士。27年前,21岁的苏东坡首次出川参加科举,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中榜眼。据历史记载,二人都应本是状元。王安石由于文章中一句“孺子其朋”被仁宗撤换为第四名。苏轼却因为主考官欧阳修老先生误以为是他的答卷是自己弟子曾巩的文章,担心流言,而忍痛定为第二。如此才华横溢,冠绝千古的两位在在进入庙堂的开始也许就注定了人生的坎坷与磨难。
7月骄阳似火,苏轼静静的注视着这位大自己16岁的老人。他确实是老了,头发已经花白,早年上朝时有跳蚤爬过的胡须也已经稀稀落落,清瘦的脸孔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只有眼里面包含的热情透露出这位文学家的睿智与骄傲。这已经不再是那个豪情满怀,理想远大的王丞相,而他也已从哪个才华横溢,少年得意的苏轼变成了老成持重,善问饮食的苏东坡。
48岁的王安石在神宗上位后终于开始了他的天下己任的改革之路。然而,从变法一开始,就遭到了除皇帝外众多皇亲贵胄王公大臣的反对。执拗的王安石并没有妥协,他开始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独断专行,清除异己。朋友散了,同僚走了,为了抱负,他可以没有朋友,甚至没有亲人。当反对变法派的苏轼任主考出题映射王安石与宋神宗之间的关系时,王安石不能忍了,他把苏轼撤职,并赶出了朝廷中枢,也开始了苏轼的流放外任之路。
王安石在改革中虽然是一心为国,立场坚定,但性格执拗,自视甚高,听不进别人意见。凡是反对的,他就斥为“流俗之见”,把反对者扫地出门。他太需要支持者,也太需要朋友。可是真朋友都是要提意见,批评人的,并不是附庸。作为文学家的王安石可以有朋友,可以受批评,但是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却没有朋友,不能有批评,只能有服从。只有服从才可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只有服从才能实现他强大北宋,富强百姓的伟大理想。
可是他失败了,他认为他可以公事公办,不徇私利一心为国,别人也会像他一样,偏执型性格的人容易做成一件事,但是失败也会很惨。
王安石饥不择食的用人,选了一个他最相信的吕惠卿做帮手,此人王安石是言听计从,事事顺意。但却在王安石的背后狠狠的扎了一刀,并且落井下石。把王安石给打的如丧家之犬,逃出京都。
苏轼人生中最大的坎“乌台诗案”却并非王安石主导。乌台诗案发时,两度为相的王安石已经退出权力中心,隐居南京。“乌台诗案”后,作为变法的保守派阵营中,无一人替其说情,其中就包括政治大佬司马光。为其求情的只有他的弟弟苏辙,他一生的死对头章惇,他的政敌王安石。王安石上折求情,一锤定音,把苏轼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伟大的人格即是如此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