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或者自己的孩子错误,你大声吼过他吗?这样的经历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感受?吼叫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小文是个时而安静时而吵闹的孩子,这个时而指上课和下课,安静时仿佛写字都是静止的,一节课四十分钟写不上十个字,经常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铃声一响,文文立刻像通了电一样,第一个冲出了教室。
练习册有道题是新题型,学生没做过,于是我在黑板上把原题写了一遍,边讲边把答案写出来了,孩子们照着写。当我检查作业的时候,小文把答案写在了另外一道题上,无奈给他单独讲了一遍。
孩子们做第二道题的时候,我特意又走到小文身边看了看他的题,发现他把答案又写在了另一页的题中,耐着性子帮他把错题擦了,翻到正确那个题,让他重新写字。
孩子们做第三道题的时候,他竟然拿着铅笔在发呆,是走神无疑了,心里的火苗“腾”一下窜起来了,走到他面前,拍了一下桌子,吼道“小文,你在想什么呢,怎么不做题?”小文被我一吼,吓得坐直了,铅笔在练习题上划出一道线,他慌忙之中开始做题。
当练习册交上来时,批阅的时候没有一个正确的,我突然有点无力,满满的挫败感,小文不会做题。吼了他发了火也没用,自己被气的血压升高,但于事无补,我还是得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给他一道道讲题。
吼叫发火是最失败的教育方式,不但起不到预想的震慑运用,还会吓得孩子越来越自卑、胆怯。
儿子玩厨房推拉门,不小心夹到了手指,疼的直哭,我心急的朝他喊“你慢点好吗?干吗那么用力,指头要是夹坏了,怎么办?”宝宝抽噎着眼泪巴巴地对我说“妈妈,对不起。”
我一看可能吓到了他,赶紧抱住他忙说“没关系”,充满歉意地对他说“妈妈声音太大,吓到宝宝了,对不起。”宝宝稚嫩的小手捧着我的脸亲了一口说“妈妈,没关系。”
我心头一怔,有时候孩子比大人更懂事,孩子的手已经夹到了,肯定很疼,为什么我还要指责他为什么被夹到手,太不近人情了。因为疼痛,他已经受到教育了,我还要雪上加霜让他心里更难过。
吼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使自己更生气,甚至让问题变得更糟糕。停止吼叫,在发火前冷静三秒,用温和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要做那大吼的河东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