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飞越疯人院》的朋友们都知道,墨菲为了躲避监狱中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而进入了疯人院。一个正常人的加入,让疯人院一阵子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激动不已。费尽心机的墨菲最终没有走出疯人院。反而装聋作哑的酋长砸开了窗户,跑到了外面。酋长临走前用枕头把行尸走肉的墨菲闷死了。苍茫的夜色下,其他的精神病人依旧在沉睡。
疯人院毕竟是一个让正常人窒息的所在。自以为为了病人着想,严格按照规矩办事的院长看起来让人觉得冷酷无情。而看着各色各样的精神病人,观众啼笑皆非,医护人员缺乏仁爱。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得了禽流感的鸡和得了口蹄疫的猪的遭遇只能是等死——即使是不被掩埋,一样得死。那么作为肉食鸡跟肉食猪,您觉得被掩埋好呢还是得禽流感口蹄疫死了好,或者是被屠宰了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8200413/b1119630a1ee5aa2.png)
也别太伤脑筋了,咱们毕竟是食物链的顶端,万物之灵的人类。很少人需要为了生存而思考,但是如何生活的更好却是现代人逃避不开的命题。社会发展到今天,桃花源只能在古诗文中寻觅。《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跟瑞德相约的墨西哥海滨也不过是电影里对观众心里的及时救赎。现代商业电影就是在跟观众玩心理战,要不怎么收获票房呢?话虽这么说,我喜欢这碗鸡汤,《肖》还是一部很难超越的电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8200413/ea036ced6206e0d6.png)
。
每个人都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连我们班一年级的小豆豆都明白,今天下午如果不能够好好地把作业做完,包括做好做对做快。她的妈妈会发飙,明天老师会生气。妈妈发飙会熊她,老师生气会罚写。她的妈妈明白,起跑线虽然不是最重要,长跑慢下来就是在退步。以后社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学不好本领只能受苦。她的老师我明白,教不好学生,家长不愿意,学校不愿意,还会影响绩效。
萧伯纳说过这么一句俏皮话,该结婚结婚,想单身你就单身,反正到最后你们都会后悔。他老人家甚至说,我发现了婚姻的秘密,可是得等我死了之后再说。用现在的话就是,打死我我我也不说。对于只有一次的人生,走过这个单行道就像是苏格拉底给他的学生们出的题目,只能前进一次,摘取你认为最大的一个麦穗。想法越多,却不见得收获到最大的麦穗。
关于怕老婆,卢梭在《爱弥儿》中给出了睿智的解答。男人容易被勾起欲望而不容易被满足。女人喜欢满足于精神而不是肉体。
不管是疯人院的墨菲还是酋长,不论是监狱里的安迪还是墨西哥湾的安迪,他们只要是活着,有一个枷锁始终在他们的生命之上——欲望。
独一无二的人生轨迹与丰富多彩的可能未来,始终难以协调。
人生最微妙的故事莫过于人性,人性乃是人生最有力的枷锁。《大话西游》中当二师兄,三师兄去救师父,至尊宝死活不愿意取经的时候,罗家英扮演的师父说,我不出去,如果四个人不同心协力,外面只是一个更大的监狱。如果把师徒四人看成一个人的不同性格侧面,那么好动,贪婪,木讷,迂腐只能存在于一个矛盾共同体中。八风看似是外界的因素,其实是内心的散乱。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道知识,魔王波旬变化出种种诱惑与恶魔——也就是种种风,可是心不动,则本来无一物,何处八风吹。
毕竟我们都是凡人,跟内心如如的释迦牟尼佛相比,不切实际。人性的枷锁如同穿衣服一般的微妙。可相称,可不相称;可束缚,可宽松;可彰显,可掩饰;可穿,很难不穿。
枷锁,如同吃喝拉撒,如同日复一日的呼吸,枷锁一直都在,无处不在。不必逃离,更不必畏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