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作者: 酿江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14:08 被阅读0次

    by古斯塔夫勒庞[法]

    以下为笔记和思考点。

    个性消失,关注同一件事→群体

    环境突变使精神结构包含各种性格。

    信仰,政治观点,道德评价,个人爱憎→无意识→决定群体智慧→从事最低级劳动→普遍利益来自决策中心的杰出人士

    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只是把他们共同分享的普通品质集中在一起并最终表现出来的智力低下与平庸,群体如何创造全新的存在?

    没有感受到群体情绪会沦为敌对方。

    例如盗东陵,海市蜃楼,十字军的长矛。数量为正义,理想无阻碍,需要暗示(指示)。

    自我意识模糊→独立思考能力下降→逻辑理性与暗示传染负相关→智力反噬

    谎言被制造→肯定→扩散

    什么是不客观的事?数千目击者仍然是可疑的?

    历史易被杜撰。

    群体里的人冲动易变焦躁,人渴望融入群体获得力量。

    政治宗教,疯狂。在巧妙的影响下经常会出现英雄主义献身精神。

    信念唯一的生存条件是不受到审察讨论。

    社会主义和所有宗教信仰相比,其实它只能算是等而下之的信仰。因为后者所提供的幸福理想只能实现于来世,因此也无法反驳它,而社会主义的幸福理想要在现世得到落实,因而只要有人想努力实现这种理想,它的许诺的空洞无物立刻就会暴露无遗,从而使这种新信仰身败名裂。

    群体意见易变:一是昔日信仰崩塌,二是群众势力增长,三是报纸网络等传播煤介带来更多对立观点进行暗示。

    报纸出于经营需要,真正地做到了百家争鸣,然而这就意味着,它们只会把形形色色的意见印在纸上,却拿不出一个自己的观点。(丧失影响力)
    中产阶级的下层成员以及一些受过教育的工人,不是彻底的怀疑论者,就是对此保持谨慎的观望的态度。

    当一种文明让群众占了上风时,它便几乎没有多少机会再延续下去了。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推迟自身的毁灭的话,那就是极不稳定的群众意见,以及他们对一切普遍信仰的麻木不仁。(义和团?)

    历史事件从来没有实验性质,人类却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其中雷同之处(不同事件,性质相同),就是分析总结的结果。

    领导的名望(对于成功来说至关重要)和意志。

    异质/同质(派别,身份,阶级)

    一方面是需求(自己想从第三方获得的情感支持、对对方的行动需求),一方面是形象。比如有求于人,怕得不到回应,就会私下说,得不到回应不会丢脸,也可以说一些比较冷漠的话。如果是对于别人做的事的指责,会在公共的地方说,会拉共鸣支持自己,大家一起形成群体可以“群起而攻之",毕竟“法不责众”。就像暗杀教室里说的,“人类真是可悲呢,有了蔑视的对象才能进步。”

    之前讨论的有关于两个公猴群体争夺一只雌性资源,会是两个群体先进行内部斗争还是合力攘外,还有上场杀敌的士兵会和英勇就义的一人一同不顾一切上前线还是和临阵脱逃的一人一起逃到安全范围内是否和二者发生的先后有关,都在后文中有了答案。以至于我在想如果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前有一个所谓的专家,你顺着他抛出的问题走出一样的观点,那是否有这种寻求共鸣的必要呢。

    而他那个时间点和我们时间点观念的重合,如果没人看过,他的观点还能解释如今和以后的现象吗?哥白尼和亚里士多德的正谬最初有了相反的论断,但一件事情只要没引发结果就没办法判断,而在发生前存在着各种的可能性,正误暂时可知。若结果是种连环效应,其中一环的某个结果抹杀其他结果的论据后还剩哪几个结论可信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乌合之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dv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