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理财产品,本篇继续说说余下的几项资管产品。
1、股票:
是权益类产品中最常见的一项,它下限不保本,上限收益率不限,如果在牛市中,你找到了一个潜力股,则很有可能达到几倍收益。但因为股票市场一赚二平七亏损,如果不是专家,在股市中浸润多年,或者走了什么运气,绝大部分的可能性都是亏损的,比如2015年至今的熊市!因此,选择这项产品,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并不是说你会看年报,会技术分析,就一定会盈利,当然,如果你抱着平衡的心态,做一枚价值投资者,买些PE较低的银行股,用来分红,大概率还是能有6%-7%的年化收益率。
2、基金:
既然股票不适合多数人,那么基金呢?基金分为指数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等,除了指数基金,一般是被动地跟踪指数外(当然还有一些会加上“增强”,即不完全是被动跟踪,如建信中证500增强指数基金),其余基金都是由基金经理打理,由于这两年股票市场的惨淡,大家突然都意识到买股不如买基金。但买基金,除了要看该基金的业绩外,也要看基金经理,有不少主动型基金,一换基金经理,业绩就大相径庭,因此,买基金,除了看3-5年的业绩,还得看基金经理的业绩如何,以及基金公司如何,有朋友可能会说,这样还不如买股票呢!其实你真的可以用同样的钱,在同样的时点试试看,你能跑赢基金经理吗?或者说,你能捂得住,不被洗出去吗?
3、信托:
我国现阶段的正规信托公司只有68家,大家可以在路透查询,信托一般要求100万元起步,针对的是高净值人士,同时,由于最近曾经出现过信托产品逾期,且资管新规要求,金融产品都不得进行刚性兑付,因此,这项产品对普通投资者的意义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4、私募基金:
同上,是针对高净值人士,基金业协会对私募基金管得很严,且资管新规要求更改为:个人投资者必须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或者近3年个人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资产证明,那为什么会有市场呢?那是因为运作得好,收益率会高达20-30%甚至翻倍,但运作不好,就会险象横生,甚至出现跑路,如前几天还出现过私募股权基金跑路270亿,而投资者围堵托管银行的事件;
5、房产:
本来房子是居住属性,并不是资管产品,上面也一直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前十年,突然间成了金融产品,有了金融属性,炒房的一大堆,也由此产生了不少富豪,因此也把它列入比较,我们放眼一看,每平方米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且杠杆那么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但是,出来混的总要还,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应该是不再具备金融属性了,因为杠杆提高了,且大家的负债率,也跟着提高了;
6、期货:
这个比较小众,也不是普通人能玩的,期货的本质功能是套期保值,而不是投机,如果用于投机,只需要用小杠杆来带动,如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的原油,按现价约500元计算,一手保证金约为35000元,但运作不好极可能亏损,仓位太重,而又不增加保证金的话,甚至会爆仓。普通投资者,不需要每天都生活在压力或者心惊胆战之下,因此,大家看看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