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看到一个故事,讲的是一群人在火车站排队取票。突然的,前面有一位老人带着小孩很匆忙的去插队取票。这个时候人群变得很焦躁,议论纷纷、指指点点起来。
队伍里有一队妈妈和两名小孩,其中一个小孩问妈妈:“前面的小朋友为什么能够插队?”
第一位妈妈说:“孩子你看到了吗?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遵守不能插队的原则,要不然呢就会被别人指责。”
而另外一个妈妈却说:“前面那个小朋友,应该是火车快开走了,一定很着急吧,所以才插队了。我们还有不少时间,现在也不着急,让让他们也没事的吧,每个人都会有紧急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别人。”
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教育方法会让小孩的人生的格局不同,他比较赞同第一位妈妈的说法。就是不要给小孩双重标准,应该坚持任何时候都要遵循规则,并且呢,还要保护自己的权益,当有人侵犯自己的权益时候呢,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
文章下面有不少读者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也有人觉得第二个妈妈的说法更容易让孩子有包容之心!!做事能设身处地为别人想想!也能大肚些!心更宽广!!如果都如第一位妈妈!!孩子都死板了…搞不好以后做事凡事都要讲个理!但是人是讲情的!
我觉得呢,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去给孩子引导,让孩子学会去思考,培养孩子原则的同时,也别忽略了孩子的品德。
你怎么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