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形式下,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很沉重,为了孩子能受好的教育,为了老人能安享晚年,我们都在用力地活着。
每一个为了生活努力拼搏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小镇做题家
最近,“小镇做题家”上了热搜。
所谓小镇做题家,指的是一些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没有资源可倚靠的情况下,通过刻苦学习,不断刷题,考取高分的途径脱离原有环境,来到大城市谋生的人。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生就在罗马。
这样的好运气不是人人都有的,面对命运的不公平,贫困家庭孩子过早地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他们知道,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没有人能帮助自己,包括自己的父母,学习或许是能实现阶层跨越的唯一稻草。于是,他们发扬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强迫自己吃苦用功学习,希望以此改变命运,因为他们明白,生活的苦比起学习不知要多多少倍。
所以,在疫情中就出现了许多令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事:大冬天坐在村支部院子里蹭网上网课的男孩,在方舱医院仍然坚持备考的高三女孩,录取通知书下达时还在工地搬水泥的贫困生......都是妈生爹养的孩子,不是形势所迫,谁不愿意在家休息?
这些人的努力应该被看见,被尊重,轻飘飘地冠以“小镇做题家”的标签未免有些不够厚道,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高高在上的人内心的傲慢与偏见。
俞敏洪、刘强东等一些大佬追根溯源也是小镇做题家,他们就是凭着对学习对自己的狠劲与韧劲一路走来,坚持不懈,才开创下了各自的王国,并成为了众多贫困孩子的精神领袖。
那些说别人是小镇做题家的人,除了内心的傲慢,大概对未来还有一种无从把握感,所以才会发出这样酸酸的言论吧。
送外卖的妈妈
送外卖的多是年轻小伙,所以这位姑娘显得特别惹眼。
听她介绍,知道是位两岁孩子的妈妈,只有二十七岁。一位女性来从事这样高强度的户外工作,不仅要克服自己心理的顾虑,更要经受得起体力上的考验,真是勇气可嘉,能迈出第一步,首先就值得敬佩。
正如李嘉诚所说,当你能放下所谓的面子去挣钱时,你已经成熟了。
现代社会,有大量的年青人毕业后不去工作,在家啃老,就是因为眼高手低,看不上普通的工作又没有高精尖的实力,于是一边躺平,一边怨天尤人,仿佛世界都欠他的,殊不知,任何大的成功都源于低的起步。
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关注这个姑娘,除了她的勤快,还有她的善良。她讲述她经常给一家人多次送外卖,得知这家的父母经常不在,只有一个上学的孩子。于是,她送完外卖,还贴心地嘱咐孩子要关好门,以防陌生人侵犯。这关爱之心或许是所有当妈妈的本能,却感动了许多网友。
让我们给她点赞,一位努力生活、爱心满满的外卖小姐姐。
摆摊的老奶奶
学校附近,向来是摆地摊的好去处,孩子们的钱嘛,总是容易赚的,所以摊位在这几年中不知不觉中又多了几个。摊主们阴晴雨雪风吹日晒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想来也是不容易的。
那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摆摊已有多年,多卖一些本子、笔及孩子喜欢玩的小玩意儿。每当看到她,我总会猜测她背后的家庭状况:多半是一个人吧?要不怎么从来没见过任何人来帮忙?子女们一定很忙或不在身边吧?要不怎么放心年龄这么大的老人出门挣钱呢?想必是老人自己闲不住吧,毕竟自己挣的钱花起来更粗气,常言说靠人不如靠己,包括子女在内。
摆摊是生活,也是一种态度,即便年纪大了也不让自己做废人,这种精神让老人家看上去十分高大。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管你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还是扎根在野地里的草,只要我们拼命生长,努力绽放,就是对生命的最好成全。
愿你即便生活艰难仍保有一定姿态,保持善良,且从从容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