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感觉生活是一片朦胧,迷迷糊糊,看不真切。所有一切深刻的东西若有似无。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除了衣食住行,只是为了装b而装b。深究到底,我们的追求,现实的可怜。低贱的可怜。但人生又需要伪装,不管内里多少恶心,表面上还得粉饰太平。我们总是说,我怎么怎么样,却少关心别人怎么怎么样。尤其是过的比你差的别人。由此可见,人归根结底还是攀炎附势,欲望盛行,恶心无比。而常说“我”的人,除了矫情自负,还剩些什么。引用慕容雪村的话”这是个速食年代,人们吃快餐,赚快钱,求快活,生在广告中,活在欺骗里,人人幻想一夜暴富、瞬间成名。有学问的晒学问,有身段的晒身段,还有人晒爹、晒祖宗、晒屁股、晒脐下三寸,什么都没有就晒晒无聊。“,大家都是这么急于表现自己。我看到这么多浮像之下的恶心的东西, 同时也一脚踏入此中。这就是我身处的现实。
不得不说,《原谅我红尘颠倒》,这本书,又是我的一场人生遭遇了。我不惊奇。只是好久没有这么一本深入我心的书了。我没资格高高在上去说什么。因为我身在其中。只是觉得,太tm的爽了。我自认还是一个有点慧根的人,对现实生活略有体会,知道它真实残酷,却从不敢去深究真相,并把它大白于天下。因为我也有欲望穿肠,免不了行恶心之事。除非我功成名就,得到了,不在乎了。去把这红尘也颠倒一番。正因此,我才如此喜欢这本书,如此佩服慕容雪村。想我们不敢想的道理,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情。称的上”牛逼“二字。而书中魏达,混迹江湖十几载,套路深深,心坚如铁。一切以利来度量,我可尽情害人,别人休想伤我半分。江湖混久了,就什么也不信了。怀疑成了本能,深刻贯彻到一举一动中。这一点,我颇有共鸣。当然,你要相信,我一直是个好人。我缺乏去伤害别人的勇气,不经意间误伤,也要难过好几天。有句话说的好,“人不会好到那里,也不会坏到那里,都是人”。说这句话的人要么心很大,有么就是没有见过人有多坏。我很少去回忆不好的事情。不过有的人小小的举动,足以让我感觉这世界的险恶了。我属于见过人有多坏,心也不大的人。我只知道,逼着人向好,是做恶,逼着人向恶,该杀头。遇老人扑街,你可以选择不扶,但绝不能上去踩两脚。我始终认为,不伤害别人,就称得上是好人的最低标准了。可惜这社会的道德标准一直在变。隐藏在这太平盛世之下的,是满目苍夷,欲望成为行动,演化出了变种,人们现在称之为套路。恶心的手段,有了这么文明的说辞。可见人是越来越虚伪了。《三体》中三体人科技不知道比地球人发达多少倍,然而最后还是输给了人类的套路。就因为一点,不懂得伪装。看吧,套路深深深几许?连外星人都打不过。让某些人类害怕,也是自然。
既然在俗世中,就不能免俗。最可怜的是剧终人散,唱戏的人已经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看戏的人却沉湎其中,久久不能清醒。可是戏子唱尽繁华,梦回现实,清醒是清醒了,却未必有演戏时开心。这一点大有《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感觉。可见人就是发贱的。又想快乐,又想清醒。想想只好折中,却不知道折到哪里去了。就像某些清高之人,矜持地做着俗事。既然不能免俗,就俗到彻底,把人性撕开给你看,越是鲜血淋漓,越是欢乐无比。恶心够了,伤心够了,清醒够了。以后再遇坎坷,便能少一些唏嘘,多一些掌控。
百度百科这样写慕容雪村 “慕容雪村,是一个真正的隐者,大隐隐于市,是谓此人也。读其人,可知其人乃机械深刻,颠倒红尘,痛苦悲观之人,一个潜行于罪恶与绝望边缘的中年男子。他无疑是这个年代城市人群的一个缩影。读其文,言简意赅,直逼主题,开门见山,直指人心。”对前一句,我深以为然。我佩服的人不多,现在,又多了一个。
经典之所以称的上是经典,是因为后人的无数验证与认同。我要讲一句很经典的话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豆瓣里的评论,我又想到了这句话,同样一本小说,有人看完更念美好人间,有人觉得作者恶心,有人把它当现代厚黑学来看。千人千面,唏嘘不已。
《原谅我红尘颠倒》,有空看看吧。本性都能认清,这点红尘中的颠倒,不碍事的。最后摘别人一句话:认清现实的残酷,是为了修正自己的梦想,才不至于迷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