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石之言
上一讲,说到了《辞海》;
必须说明的是,我不是一个托,
我只是一个幸运的家伙。
在我踏入小学校门的时候,
我的外公曾送我一本入学礼物,
就是一本小本的《新华字典》。
而到了我高中的时候,
父亲给了我使用《辞海》的权限。
——那套《辞海》共三本,
据说,是他在大水中救出来的;
因为泡过水的原因,
纸页有皱褶,且部分粘在一起,
翻页的时候,有哗啦啦的响动。
之所以再说到《辞海》是因为
从这本书里可以翻查到古代乃至外国,
对于某些词汇的使用方法。
有解释,有例句,
而在这些之外,
会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不同用法,
还会有褒义、贬义与中性之分,
也会罗列出近义词与反义词等。
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的时候,
就像是赋予一个词独特的灵魂。
这似乎是一种玄幻的说法,
“词”如何会有灵魂呢?
中国古典文论里有诸种说法,
可能应证这一点;
而我却是背不出来的。
就举个例子吧。
例如,“寂寞”这个词。
寂寞本是个形容词,
用来指人的一个情绪。
但你也可以将它活用,
就像一个名字,
甚至可以指代一个人。
如:
1.寂寞盘在咖啡杯的把手上。
2.寂寞住在阁楼里,直到春天到来时,才离开。
再如:
1.浊酒二两、花生米若干,换走了几毫寂寞。
2.你就叫我寂寞吧。
有很多小朋友说,
写不出那种读起来美美的文字,
我觉得会存在这个问题的人,
首先已摆脱了无物可写的境界,
而是进入到了写好写美的地步。
那么,就更需要掌握如何去写的技巧,
而对“字”与“词”的理解与掌握,
就是如何去写的基础。
从前的学习方法中有一种叫“美词美句”,
虽然传统而且老土,
但是不失为提升自我词汇量累积的好方法,
关于字,
关于词,
关于句子和描写,
都可以慢慢累积出来。
能够懂得字的历史,
能够把握词的灵魂,
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