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她曾和郎平一起成为第一代中国女排的核心,她当教练的时候,郎平还是她的助理。她是让世界排坛闻风丧胆的“怪球手”、“魔术师”。
在电影《夺冠》中,她被主教练用一句话,评价为“世界个子最矮的主攻手,但什么球都能接住”。
历史的时针转回到1984年的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那一年,她作为中国女排的队长,出现在洛杉矶。多少望眼欲穿的洛杉矶华侨,一看见中国女排就泪流满面:“我们等了52年了,你们一定要夺金牌呀。”
历史不会忘记。
从1932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算起,到1984年整整52年,中国在奥运会史册上,留下的成绩是“无金牌记录”。全国人民的期待都在这十二个中国女排的身上,这是多么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些姑娘怎么会没有压力呢?
就在中美对抗的关键时刻,身怀绝技的她,抖动着让外界看起来永远神秘莫测的手腕,“砰”的一声,把球穿过“高手林”的缝隙,像闪电般飞向对手。
这一个球,让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沸腾起来,正是这个球,中国女排实现了三连冠。
她一向以稳健的心理素质出名,她就是张蓉芳。
她成功突破了自己打排球个矮的身高劣势,针对自己的特点,形成了一套独特打法,总是让对手难以琢磨。比张蓉芳小三岁的郎平,提起她都是满心佩服:
“我当教练带球员时,因自己是多年的主攻,一着急就要嚷嚷,恨不得自己亲自下场去打。看到球员没打好的球,特别着急。张蓉芳这方面就比我强多了,她当教练时,特别沉得住气。”
而郎平眼中这个沉得住气的张蓉芳,就是中国女排名宿,曾是美国的高个海曼、克罗克特,古巴的路易斯……最怵的对手,最怕的就是她总是让人出其不意,又刁又快,又快又活的扣杀……
这位让世界排球运动员又敬又怕的中国女排“怪球手”、“魔术师”,绝非浪得虚名,她最大的传奇恰好印证了她的两句人生格言:“先天不足,后天弥补”,“不怕别人看不起你,就怕你自己看不起自己”。
02
1957年4月15日,张蓉芳出生在成都成平街一户普通的人家,他的母亲高青莲是成都市著名小吃“龙抄手”店的服务员,而她的父亲张凌云,是沙河工程的一名普通工人。
父亲给她取名蓉芳,寓意“芳香满蓉城”。谁曾想到这个名字,日后会成为芳香满中国,还成为80年代中国人眼中的“超级符号”,甚至成为中国女排的化身。
观察张蓉芳的原生家庭,能感受到不缺爱的童年,会为一个人的一生奠定怎样的基础。
张蓉芳家里兄弟姐妹一共七人,而她排行老四。照理说,这个家庭因为孩子众多,经济很困难,孩子们多少会被忽视,但她的父母亲,想尽办法给了张蓉芳及兄弟姐妹无尽的爱。
其实,张蓉芳小的时候,身体比较差,不仅很瘦弱,而且还有比较严重的小儿支气管炎,时常哮喘。谁会想到,这样的孩子以后还能成为那么出众的排球运动员?
母亲并没有因为经济困难,就放弃给她治疗,想尽办法带她到处求医。最后是靠着中医,让小蓉芳的身体康复起来。日后,她渐渐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运动员的天赋。
小时候,张蓉芳给家里担水,她当时也只是个十岁左右的女孩,为了帮妈妈多干点活,她居然挑起100斤的大桶。邻居们都异常惊讶,父母们也劝她,但她就要坚持如此。小小年纪的她,特别懂事,就是想自己多做一些,为家里分担一些。
那时候,已经读书的张蓉芳,从小爱跑爱跳,穿妈妈做的布鞋就特别费鞋,几乎每个月都会穿烂一双鞋。看到很多同学,都有买的那种胶鞋,既漂亮又结实,张蓉芳也特别想拥有一双。
可是妈妈拿不出这笔支出预算,难过的只好转过头,悄悄擦眼泪。张蓉芳看见妈妈的难处,懂事的她,再也没有提过买胶鞋的事。
放暑假,同学们都一起约着去泳池游泳。可张蓉芳没有游泳衣,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其他同学去。
一想到泳衣都没有,自己怎么去学游泳?伤心的张蓉芳,在妈妈面前哭了。
妈妈连夜把家里的旧花布衣裳,为女儿赶制成了一件游泳衣,并把当天家里买菜的钱,拿给张蓉芳去买游泳池门票。
张蓉芳感动地抱着妈妈,她知道自己的所有爱好,妈妈都会尽全力的支持。
也正是这样一份浓浓的亲情与爱,让张蓉芳可以勇敢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03
她从最初通过体工队的测试,成为四川排球二线队员。
教练和队友们发现,这个个子最矮、年纪最小的女孩,却是全队最能吃苦的。渐渐的,她娴熟的球技开始在球场上大放光芒。15岁的时候,她被四川省队“相中”。
作为一个有潜力的“苗子”培养,陪张蓉芳打球的是五位非常有经验的老队员。她们亲切的叫她“毛毛”,这个昵称从此就伴随着张蓉芳。
在四川队时,针对张蓉芳的特点,当时教练定下的训练模式,是有5名老队员直接带着张荣芳打正式比赛,这种5+1实战模式,让张蓉芳很快脱颖而出。十八岁那年,张蓉芳被女排国家队教练袁伟民相中,可“毛毛”却害怕地哭了起来。
她怕自己是四川人过不惯遥远北方的生活,她不会说普通话,担心没法和人交流。当然,她最担心的是万一被国家队退回,那不是给四川队丢脸?但教练和老队员们都鼓励她去为国争光。
当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国家队时,一下就被吓呆了。这里的队员,都是全国选来的优秀苗子,全队只有她和陈招娣最矮。
过去她还能凭借刻苦训练取得一定的优势,在这里,能吃苦却是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伯乐”袁伟民却看好她,刚进国家队不久,就让她打4号位的主攻。
这个从一开始不敢上场的姑娘,到了球场主攻位置一打就是整整八年。世界排坛上八年的“平拉开”,是张蓉芳所创造的奇迹。
赛场上的张蓉芳,永远让对手猜不到,下一个球会怎么打,她时而猛扣,时而轻吊软击,时而专打对方队员密集之处,时而又专打对方无人的空荡……
奇迹的背后,从来都有一份自己才懂的付出。
最初,由于身高的劣势,张蓉芳的球,总能被对方高个子运动员拦回来。
就在张蓉芳痛苦迷茫的时候,袁伟民给她点醒了:
“矮个有矮个的打法,要多动脑筋,你是四川队出来的,四川队的队员个子比较矮,不是有打高个儿的办法吗?四川队的特点就是打的巧变化多,你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正是这番话,让张蓉芳开始琢磨在手腕上的训练,通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加分析对方球员的劣势,张蓉芳渐渐形成了一套别人琢磨不透的打法,球场“怪球手”和“魔术师”的绰号,就这样在世界排坛上传开了。
抓住自己的薄弱点,通过刻意练习,反而形成绝对优势,最终让原本不可弥补的劣势变成了人生的“长板”,是张蓉芳带给我们的人生智慧。
人生在世,想成为面面俱到的多面手其实很难,做一件事情,能做到极致已经很不容易。
我们太习惯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总是在不安中焦虑不已,最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久而久之,可能真就如此了。
其实,我们真的不必对自己苛求太多。
只要找到自己人生的相对“长板”,并将这块“长板”一直加长巩固,安身立命。这样的人生,已经足够精彩。
有时候选择什么样的路去走,比怎么样走这条路更重要。
你觉得呢?
本文参考文献:刘耀辉 《张蓉芳传》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4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夺冠》官方剧照,感谢原图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