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的照片有很多主题,像是拍猫片,拍便利店,拍站台,拍拍照的人,拍孤独的人,等等这些,我都把它们归纳为一个统一的主题:「人间事」。
既然是「事」,画面中需要表达的内容就成了画面的主体,很多时候,街头摄影的有趣之处就是通过画面来营造出一种「日常感」,很多平时我们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画面也就成了照片的主题。不像肖像摄影这样突出主体,环境在街头摄影中尤其重要,失去了环境的衬托,主体的存在也就很难起到「叙事」的作用。很多街头摄影师喜欢用 28mm 或者 35mm 这样的镜头来拍照,也就是因为这样的镜头可以带入更多的环境。
其实对于街头摄影来说,焦段越广,拍摄难度就越大,因为我们需要距离人很近来拍摄,同时也要顾及前景、主体、和背景,让整个画面协调突出故事感。
但是想要拍出故事感,或者是我们想要拍出一些具有「侵略感」的画面的时候,我们用 28mm 的镜头离人很近来拍照。这个焦段拍出来的画面给我们的感觉更像是我们的眼角快速的扫过眼前的画面而在脑海中留下的痕迹,停留在脑中的映像就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或者使用进可攻退可守的 50mm 镜头,这大概是使用率最高的镜头焦段之一了。50mm 可以带给我们与我们人眼视角相近的视野,而这个焦段所获取的图像不会出现较明显的畸变,不像 28mm 的镜头,如果镜头素质不高的话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畸变。相对于 35mm 或者 28mm 来说,50mm 的镜头可以做到更大的光圈,这也为夜晚的拍摄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样的,相对较长的焦段,更大的光圈,势必会带来更浅的景深,浅景深虽然不能够带来背景为主体代入故事性,但是可以模糊背景以突出主体,要如何使用,这要看你的拍摄需要。
用 50mm 的时候就不用距离人太近了,也不能距离太近,因为靠的太近的话主体就会占据画面中的大部分的空间,缩减背景的空间。
之前说过有人说我拍的画面太「正」了,其实还是由于焦段的关系,用 28mm 拍照的时候我会距离被拍摄的人很近,就像那种眼角划过的画面的感觉一样,大部分的时候举起相机的瞬间就已经完成了快门的动作,也就顾不上对着取景器来构图了,在这个时候,直觉取代了面对取景器的判断,拍的多了,自然就知道手举到什么样的高度就可以按下快门了
而如果要是用 50mm 甚至更长的 135mm 的镜头来拍照的时候,距离较远,就能仔细观察想要拍摄的主体和周围的环境,在拍照的时候我就有空间来看一下取景器调整一下构图然后再按快门。
虽然不同的焦段能够影响不同的观感,但是对拍照这件事来说,其实和肉眼看到的画面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对于曝光的宽容度。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超级高速处理器,就是我们的大脑,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画面,其实都相当于是整合了大量不同曝光参数后合成的结果,我们通过脑补画面的可能性,让我们看到的画面更加协调。
但是照片就不行了,你手中的相机的技术的极限决定了宽容度的极限,在同一张照片里,同时出现死白或者死黑的情况都可能存在。当然我们可以通过 HDR 来合成让画面的细节更加丰富,但是做的过头了就会缺少真实感。
但是从简单的角度来说,用阴影部分或者高光部分来作为画面的一个对比元素,也未尝不可。就像一些街头摄影师习惯的那样通过后期来加深阴影和高光区域,让画面的色调简单并且对比明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