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去了第四届 CSS 大会,以前参加过的行业活动不少,技术类是第一次。由于自己还不算专业,不敢对内容妄加评价,想在其它方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
除了技术内容外,提到最多的就是「设计」。前端工程师这个岗位更关注表现层和体验层,跟设计师打交道必不可少。甚至有些主题就是发生在还原设计稿的故事里,工程师做出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法而获得认可。比如,分享里就提到了经典的 1px 细线问题。
手机机型很多、dpr(设备像素比)各异,同样是 1px 的线,在高分辨率的屏幕下会显示成 2px、3px。工程师探索了很多 hack 的方案,要么特别麻烦,要么兼容性不好,要么不够完美。或许将来会有新的 CSS 属性,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但这真的是一个问题吗?
在所有设备下都完美显示出 1px 细线,是过分的。一是这件事对业务毫无帮助,二是用户几乎察觉不出;三是设计风格很主观。临时起意发了一条微博:
Web 前端工程师在实现 1px 细线这件事上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啊。
恕我没有表达清楚,我想说的是,Web 前端工程师被设计师浪费了多少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啊。这条微博却很快收到了两条评论,让我很是意外——在不少设计师眼里,1px 细线是多么必要和基础。
前端实现出所有设计稿,不能证明设计师就举足轻重。走出设计的视野,从技术或者产品角度多些考虑,才真正地提高设计师的地位。
二
每场主题分享结束后会有 QA 环节,有些人问了分享内容中的具体实现代码,还有的人当场 judge 主讲人的方案。
比如在一个分享里,主讲人向大家举例证明,前端可以从技术方面提出更好的方案,来反推设计师提升体验,但有位提问者却说,这个方案自己有更好的实现方法。
或许这是技术圈的氛围,有更好的方案就接受反驳,还有那句经典的「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但这是一场主题分享,而非探讨会。在我看来工程师是很会利用搜索引擎的一个群体,只要知道了有这样的做法,不难找出可以怎么实现它。而怎么从分享方案的背后,获得分享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才是更有价值的。这正是「道」和「术」的区别。
如何避免一个坏提问,引用一位外国人的看法:
其一、虽曰『提问』,但大陆青年往往溷淆『提问』与『发言』之区别,惯于将提问视作发表自我感受之契机。其所言虽有理有据,却往往并非提问,也并非希望对方回答,而仅仅是发表『我认为』和『我觉得』,或者『我所知道的是』。
其二、所问之问题,通常为『如何看待』类问题,而非真正之疑惑,亦非基于自我修养而提炼出之提问,因此便少建设性。例如于哲学座谈上问诸位学者『如何看待康德之思想』,或『如何解读萨特之学说』。此类问题非真正之问题,缺少提问者自身之思考与疑惑,若倾向于此类提问,便略显缺乏尊重。
其三、在多数之场合,大陆之唐人青年爱问宏观之问题,爱问泛论之问题,而绝少问细节之问题。例如爱问『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亦落入『如何看待』类中),或『日本教育有什麽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的地方』。此类问题,提问者虽有心交流,却流于泛泛之谈,或老生之谈,答者亦难给出精彩之答案。若能于此类场合提出具体而微之问题,如问农业专家之机器耕作细节,问历史教授明代漕运之具体方式,则于问答双方皆会有所裨益。
其四、爱问常识类问题。所谓常识者,便是通过今日之一般资讯渠道(如Google)便可得到之答桉。此类问题显得缺乏诚意,便自然难成为好问题。
三
回到自己,又接触了一年开发,对前后端、数据结构和 API 有了更深的理解。这让我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每当跟人讨论起某个创意或者功能的时候,经常最先去想它是怎么实现的、我们能不能做出来。
有朋友曾经这样说到:「设计师懂得实现原理,也不一定是好事。由于知道这个方案的实现成本较高,而选择体验次之的方案,会导致设计师自我扼杀了最理想的方案。」很多设计师也有这样的想法,但这个观点也很容易被反驳——因为更了解技术,所以有时能更好地利用起来,做出体验更优的设计。
这两种情况,我都遇到过。而在目前的工作里,理解技术所带来的帮助远多于对设计思维的限制。
这也回归到了产品设计师的定位,这个角色最大的优势,是基于对业务、用户需求和技术的理解,做效益最大化的设计。最后来一个 commit 纪念:
纯纪念,不代表水平,也不代表工作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