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篇》第30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感悟:不要总埋怨别人不知道你,那你是因为你还不具备让大家知道你、认可你的能力。我们需要修炼内功,不断的上到更高的台阶。当你站在高处,别人自然能看到你。就像我们登山,在山脚下没有几个人能看到你,只有你登上山顶,大家才能仰望你、赞美你。
《宪问篇》第31章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常识,守住常识,有一颗不动心。不被巨大的利益所诱惑,有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冷静分析眼前的每一件事,才能不陷入被欺骗的旋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会上传销的当,就是没有守住常识,期望一夜暴富,想不劳而获。丢失了平常心,无视常识,肯定会被现实狠狠打脸。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精益求精,把小事做精致,把平常事做出特色,就会迎来生命的高光时刻。
《宪问篇》第32章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微生亩很明显是看不起孔子的,认为孔子整日栖栖惶惶,不停地劳碌奔波,像一个奸佞一样靠嘴吃饭。而孔子坦然解释道,我这样天天栖栖惶惶是为了天下苍生,这个社会病的很严重,如果再不以仁义礼仪来匡正天下,恐怕天下会更加混乱。孔子的“疾固”形象描述出天下的状态,也很好的诠释了他心怀天下的远大志向。而我更倾向于孔子的“疾固”是自嘲:我“病”得很重,病根就在于我立志在全社会推行“以仁治国,以仁教民”,如果不让我去宣扬,还不如让我死掉,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下来。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是这样子吧!
《宪问篇》第33章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这句话是借千里马来比喻人“人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当一个人德才不能兼备时,更重要的是德而非才。因为得不具备,才造成更多的麻烦和问题,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