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有个比喻,儒家就像粮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就像百货店,琳琅满目,你进去逛一下,不买东西也有收获;道家像药店,有病有问题的时候,那就找到《道德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示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来悟。中国文化的最高目标就是“悟道”。
我们经常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个人要学会为人处世之道。首先是走什么道?走道需要有个方向和目标,方向对了是有道,错了是无道。无道昏君就是君主没有做好,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有道除了方向对,目标明确外,还需要有规则。轨道交通,只有轮子在轨道上,才能正常通行,要不然就交通瘫痪了。人也一样,做人做事需要有标准,标准也是规则。所谓标准就是边界和底线。吵架的时候,经常会说,你再这样,就触犯了我的底线,我就怎么样。
有了规则,能不能遵守则因人而异。微博,朋友群经常会看到个性签名“走自己的道,让别人无路可走”。虽然现在是个性崛起的时代,但这是很危险的,按自己的规则走道闯社会,别人若也按自己的规则走,你就很难获得理解和支持。整个社会也无法形成协作做更大的事情。
当然,是否遵守规则就看自己的境界了。我们佩服一个人有一方面原因是对方格局比较高,鄙视一个人可能是因为对方没有内涵,这些都是境界。提高格局,升级认知都是在提升自己的境界。境界高了,也才能走正道。
综上,道在现实中包含的内容有:方向,目标,规则,边界,底线,境界。
实际生活中,道德两个字是放在一起用的。没给老人让座,插队现象,一系列社会现象,我们除了以法律,最重要的是通过道德评判。但道和德是可分别解读,现在解读“德”。
德这个字,双立人,右上方是“十”字。我们走在道上,遇到十字路口,面对岔路,面对歧路该怎么办?“十”下边是“目”横起来了,我们就横波目。再下边是两个字“一”和“心”。看着要走的道,大家同心同德,一条心,按照正确的方法规则去做,也就是按照道去做。按照道做事儿即有德,不守规则即无德。有德才有得。
道德,先有道,再有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