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最磨人的地方就在于:你会经历一段很长很长的“溺水期”,这种长并不在于时间的量变,而是“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像极了走在茫茫的雪地中,深一脚浅一脚,没有参照物,没有剧情的起承转合,只有空白的载体,只有我自己。其实我不怕山高路远,就怕心里没底,也怕人生的路一步走错步步错,这种不确定性无数次折磨着欲求不得的我。
我其实很清楚我的这份焦虑,这跟行为主体的素质如何无关,换个再不可一世的人,参与到我的头脑里来,熬个一阵子,谁都做不到纯粹的云淡风轻。就像我好不容易投身于一个自己志趣相合的领域,父母很担心,怕失败一直给我往回拉的力,那些吃瓜群众仗着不确定性的优势说尽风凉话,最主要的是我他丫的还不知道能不能证明,因为这事关概率。纵然沿路没有指引,我也只有尽量去躲吧。
参加一次考试,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卷面上一共就那么几十道题,运气好都复习到了,成王败寇;人品衰一点,准备了,结果卷子发下来,有可能出题人只出了我会的不到十分之一。更知道哪怕说一万遍对得起自己就行,但人活在社会中,永远不能指望评价者拿过程而非结果去定义自己。又想起来那天对我的傻妞说过的,我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算不上老爷们儿也是个小爷们儿了,如果还老拿那些外部性的东西给自己脸上贴金,那只能证明一件事,我他妈也就是个弱鸡。
毒鸡汤势必比鸡汤更有生命力,它不需要过多的冷嘲热讽,因为我会永远先它一步自我怀疑。结果我分神了,回头了,观望了,倒下了,这时又来了一段带有偏差的后果归因:唉,看来真的是不该执着,看来真的没必要积极,看来真的选错了道儿,看来真的死在了努力的手里。
人们常说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能达成目标的都是少数又少数,但我看到了比这少数更多的多数:无数次上演着回头看对手,抬头看环境,结果被对手反超,被环境绊倒,躺在地上做错误归因的悲剧。
我不懂什么成功的秘诀,但我知道想让自己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不考虑其它有的没的,调动一切精力与资源尽最大限度地让自己配得上成功。除此以外,无需放屁。
我不否定不确定性的普遍性与概率存在的必然性,客观存在的事考虑太多没意义;博弈论基础的学习让我发现,凡事多往前看一步就好了,看多了都是扯淡。但我知道在客观环境再不确定的条件下,行动主体都有一个明智的原则:做事儿,做正确的事儿,一件,一件,一件地去不停地做正确的事儿。
学习,学到狂躁!读书,读到倦!锻炼,练到爆!保持早起的生活习惯,让自己最起码比别人多活几个小时。还有,烟是死活不能再碰了。......
裹足行踽踽,不阻万里心。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