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谈一谈牌局教给我的、可以应用于日常决策的三个决策。
第一个就是:运气。
生活就像扑克游戏,需要技巧和运气,当面对我们最关心的事情——健康、财富和人际关系——其结果都不只跟我们做决定的质量有关,也取决于生活中的运气。例如,我们在非常注重健康的情况下,也仍然会不幸患上癌症。或者一天抽20支烟,也能同样活到99。这种模糊性有时候让我们很难判断,我们的决策究竟有多好,尤其在经历了多次成功之后。比如,在2010年是,我赢得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扑克锦标赛,欧洲扑克巡回赛。再加上我当时仅仅全职玩了一年的扑克。获胜之后,我觉得我一定非常聪明。事实上,我觉得自己已经如此聪明了,所以不仅懒得去钻研游戏,还开始变得喜欢冒险,开始参加我能参加的最大的比赛。与最强的对手对决。然后我的利润图表从让人赏心悦目,变得有些惨不忍睹。并且这种令人担忧的下行趋势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我最终意识到,我高估了自己的水平,并开始重振旗鼓。这让我回想起了,在加密货币邻域的见闻。至少在2017年,唯一比市场本身上升还快的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高级投资专家”的数量。我不是说不可能有战略优势,但与此同时,当你在一个快速上升的市场中,即便操着最烂的策略也能赚钱时,是非常容易感觉自己天赋异禀的。所以当我们在经历成功时,应该花点时间扪心自问,这次成功中有多少因素,真正取决于我们的能力。因为在获胜时,自负感会让我们淡化运气成分。
第二件扑克教给我的事,是量化自己想法的重要性。
当你在牌局上时,不可能就这样想着,“嗯,他们可能是在虚张声势。”这只会让你输很多钱,因为扑克是个关于概率和精确性的游戏。所以你必须训练自己用数字思考。所以现在,每当我发现自己在粗略地思考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时,比如“我大概不会在TED演讲时忘记自己想要讲什么。”我现在会尝试用数字估算它。相信我,这真的对计划过程有很大的帮助。事实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在今天或者在未来某个时候发生,也可以被表达为概率。我也会尝试吧数据用到对话中,如果有人问我,“你今晚会参加么?”与其用“可能吧”这样的方式回复他们,我会给他们我最好的估计值——比如,六成。我在推特上对人们如何理解“可能吧”这句话做了个调研,这是答案的分布情况。十分广泛。很明显,在传达任何重要的信息时,这个表达是完全没用的。所以如果你们抓到自己在用像“大概”或者“有时候”的模糊词语时,尝试自己用数字,因为我们用数字说话时,我们知道对方会如何理解。
第三个是,直觉。
多少人在Facebook商看到过那些心灵鸡汤的图片。【始终相信你的直觉,不要怀疑自己】挺正能量的,对吧?真的很不错的。没错,“相信你的灵魂。”只不过他们都是差劲的建议。这些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扑克玩家,他们看着像是完全活在自己的感觉和直觉里的人吗?很明显,这些人凭借的是缓慢、缜密的分析,因为现在的牌局已经不像当年,靠着纯粹的草根智慧和看人能力能让你达到顶峰。
这是因为我们的直觉,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当然,如果每次深陷难处之时,都能灵光一闪,让问题迎刃而解,那就再好不过了。但现实中,我们的直觉极容易受到一厢情愿的想法和偏见的影响。那么,我们的直觉究竟擅长什么呢?在我看过的所有研究中,都总结出了直觉最适合于那些我们有丰富经验的事情上。比如我们在跟朋友沟通前,就知道他们在生我的气,或者我们能不能把车停到一个非常小的车位上。但在做重大决定时,比如我们的职业规划,或是挑选结婚对象时,我们为什么要相信直觉会比慢节奏、适当的分析更适合处理这些问题呢?我意思是,直觉没有任何数据来支撑。所以我学到的第三件事就是:我们不应该忽视我们的直觉,但也不应该过分重视它们。
我现在还想要从一名扑克玩家的角度来总结一下这三个经验。
【通过大样本量获得的成功才是最甜美的】
【直觉是你的朋友,成本效益分析也同样】
【未来是未知的,但你可以努力尝试并且评估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