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影视、餐饮等细分领域众筹会取代股权众筹?伪命题是谁?

影视、餐饮等细分领域众筹会取代股权众筹?伪命题是谁?

作者: 浪尖的石头 | 来源:发表于2016-12-21 11:00 被阅读64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议。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众筹之家注在这个讲究“兼容并包”的时代,要是说谁一定取代谁,那是会犯错误的。互联网众筹经过轰轰烈烈的2015年以及即将过去的2016年,它的业态像是细胞一样不断裂变、分化,由股权众筹衍生出餐饮、影视、汽车,甚至是区块链众筹等细分领域。而在这个过程中,餐饮、影视等细分领域的众筹模式统称为收益权众筹,与股权众筹相对应。

    从业内来看,收益权众筹与股权众筹已经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姿态,具体表现为收益权众筹平台认为股权类项目风险太高,不适合众筹;股权众筹平台认为收益权众筹是滥用众筹概念,让不合格投资人进入众筹市场,造成更大的风险。

    甚至说,股权众筹是伪命题,收益权众筹将有机会取代股权众筹。

    那么,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对抗,以及这里面到底存不存在伪命题呢?笔者想,有些概念可能要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我们都需要更新一下对互联网众筹的理解。

    股权众筹 VS 收益权众筹

    在狭义概念里,股权众筹特指股权类项目参与互联网众筹融资,具体操作方式为企业出让一定比例的股权,让众筹投资人以货币出资方式购买,进而使投资人获得这家企业的股权。收益回报则是企业未来盈利退出,如下一轮融资、IPO上市等。

    收益权众筹则不同,首先它不涉及企业股权,甚至在广义上,不受证券法约束。其次,收益回报的方式是标的未来盈利分红,比如餐饮众筹,以月为单位进行分红,比如影视众筹,以电影结算为周期进行分红。

    两者对比,会发现收益权众筹更灵活一些,更加适合大众投资者参与。

    在项目标的方面,股权众筹标的是中小企业,但优质项目资源是稀缺的,它还需要面对投资机构的竞争。按照层次划分,股权众筹处于最低层,往上是VC/PE和IPO上市。

    收益权众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质上收益权众筹是属于“众筹+”模式,如“众筹+餐饮”、“众筹+影视”,依托餐饮、影视这样上亿级别的市场,使得收益权众筹本身不会缺乏标的,其优质标的数量也比股权众筹要高一些。

    两者对比,会发现股权众筹始终没有脱离天使投资圈,它依旧是一个圈子里的活动,不是开放式的行业。新人要进入这个圈子也不容易,除了满足资产要求外,还需要交一定“学费”。收益权众筹凭借容易被大众接受的餐饮影视行业,能够快速普及。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股权投资需要专业知识,但餐饮影视不同,大家都知道什么好吃,什么电影好看,这很直观。

    关于股权众筹和收益权众筹,有两个很有趣的现象。

    1、自从2016年3月以来,股权众筹陷入“沉寂期”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新成立平台数量减少、平台上线项目减少、平台转型、公关宣传频率降低等。

    2、2016年,收益权众筹快速成长,衍生出来的影视众筹和汽车众筹聚拢相当数量投资人,但收益权众筹项目爆雷次数远胜于股权众筹。据公开信息统计,收益权众筹爆雷项目早已破了两位数,股权众筹爆雷项目仅有1个。

    在这个谈“雷”色变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收益权众筹比股权众筹要火,这看起来似乎不太正常。

    但我们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单纯拘泥于现象。笔者认为:

    股权众筹之所以会出现“沉寂期”,很大程度是投资人和业内人士信心的丧失。信心丧失的时间点是从今年3月至6月开始,经过最后一轮的反弹后,整个行业陷入低谷。导火索是“宏力能源”事件,在之前,关于股权众筹的正负两面讨论有很多,但至少保持在五五开局面。

    在这件事发生之后,负面舆论完全盖过了正面。以中产阶级为核心的用户群体,开始脱离股权众筹这种投资,核心用户的流失,加剧了行业沉寂。更为严重的是,股权众筹从业者也开始怀疑,怀疑股权众筹是否可行。有部分股权众筹平台转型做私募基金,也有的转型做影视众筹这样的细分领域。

    在研究金融投资的时候,分析群体心理行为很重要。参考案例,类似于乐视。当乐视提出“化反”概念,因概念比较新,支持者与反对者相近,后来乐视出现资金危机,反对者数量瞬间盖过了支持者。再到现在,即便乐视如何补救,也很难扭转人们信心的丧失。

    因为群体对新鲜事物往往处于观望状态,这时正负舆论相近。一旦新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重挫,就会迅速走向负面舆论主导的局面。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一一枚举。

    这才是真正的众筹市场格局

    在众筹之家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比如,有一家传统股权众筹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平台不会做收益权众筹项目,这些东西就是把众筹随便套到其他地方,滥用众筹概念。

    在另一边,有一家影视众筹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我认为互联网众筹有出路的只有影视,股权众筹根本玩不转。还有一家平台负责人认为,股权众筹本身就是伪命题,未来众筹市场极可能出现在细分领域。

    难道股权众筹真的是伪命题?影视、餐饮等细分领域众筹会取代股权众筹?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观点,是因为整个行业,包括从业人员,都处在一种相对迷茫的状态。

    常见的想法:我在做股权众筹平台工作,但我不敢肯定股权众筹真的有未来?现在有几家股权众筹平台不都没有上线项目了吗?又怎么会有未来呢?我在影视众筹平台工作,看着电影票房逐年升高,影视众筹肯定有很大机会,比陷入“资产荒”的股权众筹好很多,之类的。

    但在笔者看来,迷茫大可不必存在,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众筹市场格局。

    在过往,人们相信互联网众筹是产品众筹和股权众筹两分天下,至少从2015年的市场格局来看,是这样的。到后来,股权众筹迎来大繁荣,势头超过了产品众筹,人们开始相信股权众筹才是互联网众筹的真正未来。而现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收益权众筹的风头盖过了股权众筹,人们开始认为收益权众筹是众筹的未来。

    这种“一物替一物”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想想,众筹行业最早出现的文创众筹领域,至今还活得好好的,不会因为股权众筹的出现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收益权众筹的崛起而倒闭。

    互联网众筹的格局是兼容并包的,混沌时期会出现一些阵痛,走一些弯路。但到最后,市场的手会帮这个行业理清格局,按照投资风险的标准,最低层的是公益众筹,往上依次是产品众筹、收益权众筹、股权众筹。越往上,风险层次越高,圈层越封闭。

    (众筹之家绘图)

    (众筹之家绘图,注,投资额度越高、信息披露越少,形成的投资风险越大。)

    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会发现公益众筹是大众完全可以参与的,没有门槛,风险层次是最低的,大多数人在朋友圈都看到过公益众筹项目,受众最广。其次是产品众筹,它的风险可能在于产品跳票,受众群体一般是经常网购的年轻人。这两者都属于最低风险。

    再往上是收益权众筹,包括餐饮众筹、影视众筹等,它的风险是投资失败,但由于它的起投额低、融资总额也比较低,投资失败造成的损失不及股权众筹,属于中等风险。

    最顶层是股权众筹,由于它涉及到股权投资的专业知识,门槛高,起投额和融资总额也比较高,投资失败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属于高风险投资。

    笔者认为,无论收益权众筹,还是股权众筹,都不能说是谁取代谁,因为它们都是互联网众筹不可缺失的一环,与产品众筹、公益众筹共同组成了整个互联网众筹基本框架,少了谁都不行。而投资人也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来衡量自己适配哪一种模式,避免出现风险承受能力与众筹风险不匹配的尴尬局面。

    当然,反过来想,无论从业者,还是投资人,现在都需要重拾信心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视、餐饮等细分领域众筹会取代股权众筹?伪命题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hq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