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汪精卫宣布“还都南京”,所有名称、制度、主义、国旗、首都,一切旧制,把“和平”“反共”“建国”这几个词,高唱入云。
大大小小的汉奸团体,都冠以“和平”之名,军队叫“和平救国军”,民间团体称作“促进和平联合会”。
一个在河南小港路卖榄的小贩,也在榄箱写上“和平反共,建国之基”几个字,他卖榄都有名目,叫“和平榄”“反共榄”和“建国榄”。小贩打扮得古灵精怪,身穿灰布长衫,头戴一顶纸糊的尖顶高帽,上面写着“半日穷”三个字,吸引了大群小孩围观。小贩介绍说,涩是反共榄,甘是和平榄,甜是建国榄。小孩子也听不懂,嘻嘻哈哈,只是跟在后面跑。
广东音乐联盟会创作了一首题为《拥挤汪精卫》的歌曲,由市复兴处学务科通告全市各学校音乐教师,必须尽快教会学生们唱这首歌,“以发扬和平运动之精神”。大学的文学院也编了一首《拥护领袖歌》,让大家学唱:“我们的领袖,是中华民国的救星,是东亚联盟的柱石,我们四万万人,只有一个领袖汪主席!只有一个思想,三民主义!我们竭诚拥护我们的领袖汪主席,主席振臂一呼,我们四万万人同声响应,震撼全东亚!”似乎指望人们唱着“拥护歌”,就不会饥饿了。然而震撼全东亚的,不是歌声,而是米价。(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