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作家自缢
2017年4月27日,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被发现自缢在家中,舆论哗然。
人们这么关注林奕含,除了因为她是美女,还因为她写了火遍台湾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直到林奕含去世的当下,该书仅推出两三个月,再版5次,在台湾仍然“一书难求”。
而这本小说写的是性暴力和精神病。
早在该书刚刚上市的时候,已经有人认为书的主角就是作者林奕含本人。
虽然被作者一再否认,但是作者却坚持本书是改编自真实故事,而且小说的主线与林奕含本人的经历息息相关。
小说描写的是少女被国文补教老师诱奸,最终导致精神崩溃的故事。
而据林奕含家人描述,她多年前,也曾跟某国文补教名师有一段纠葛,且是林奕含精神病的直接导因。
林奕含父母留言
了解这个美女作家,注定不能直接跨过这个作品。
如果故事只是一个简单的性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的故事,那只要通过法律方法就可以解决。
偏偏女主角思琪被一系列社会环境和人性,推向了一个深渊,最终无法回头。
被利用的修养
现实中的林奕含很爱读书,她说她曾经是非常迷恋语言的人。
故事中的思琪,和林奕含一样,在富裕的家庭长大,思琪从小就喜欢读书,家里有一整面墙读过的书,思琪自认为有丰富的文学修养。
中学的林奕含
国文补教老师以让思琪拿书为名,把她逼到书架,开始第一次侵犯。
也正文学修养使她不懂拒绝,她只说“不行,我不会。”
施暴完了,她却又下意识的说“对不起。”
当她被问到下次还会不会来,她想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大人的时候,最好说好。
国文补教老师给思琪一个理由“这是爱”。
林奕含说思琪读书“读的很深,也都有读进去”,但是她仍然“没有任何品味”,只是“囫囵吞枣”。
她迷恋语言,相信人总是言有所衷。
正是这样,思琪知道修养本身很重要,却还没了解修养可以被利用。
也正是这样,思琪起初相信他是真的“爱”自己。
林奕含接受采访的时候,举了张爱玲丈夫胡兰成的例子。
胡兰成自述明知自己“已有爱玲,却又与小周,又与秀美”,认为自己只能“不求甚解”,最后发现“这就是理了”。
这让林奕含明白,文人其实从来都不是言有所衷,而是“巧言令色”,但13岁的思琪不懂这些,只能堕入深渊。
小说的最后有一句话很深刻“她恍然觉得不是学文学的人,而是文学辜负了她们。”
家人的默许
第一次被侵犯后,思琪没有告诉家人,她看到父母很放心她经常被楼下补习班老师接走。
而且连续好几周,每周5天,补习班老师甚至都懒得找理由,每次接走的都为看同一个展览。
思琪的父母没有发现,他们默许的,不是补习,而是对女儿的一再侵犯。
思琪第一次被侵犯后,曾经装作不经意的向妈妈提一个问题“我们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诧异的看着她“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思琪一时间明白了,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还没开学。
周遭的盲目
思琪本来有机会逃脱,她曾经试图把故事告诉了情如双胞胎的闺蜜。
但闺蜜没法感受思琪的痛苦,反而因为嫉妒,加深了对思琪的敌意。
其中透露出来的盲目逻辑,就好像系列现实案件中,女性受害者,常常反而变成被职责的一方。
例如女孩夜跑被害,女孩独自旅行被害,女孩穿着显眼被害,舆论经常还要指责被害者。
然而从来没有一个被害者是为了被害而夜跑、而独自旅行、而穿着显眼。
难道最应该被指责的,不是加害者吗?
难道不夜跑、不独自旅行、不穿着显眼,就不会有人被害吗?
一切不可回头
修养的习惯、家人的默许、周遭的盲目使她堕落之后,林奕含说,是“爱”使小女孩思琪不能自拔,她在这段感情中,有欲望,有爱,甚至还有性。
她明知这是禁忌,却又甘愿忍受,最后甚至自愿付出。
终于在忍受和付出的矛盾之间,被折磨得精神崩溃。
思琪的故事不可回头,还包括在法律上也不可回头,即便最后有思琪的日记支持,没有证据,补教老师仍然可以逍遥法外,仍然可以继续接触更多小女生。
现实的林奕含和思琪如出一辙,林奕含去世后,舆论不断打压那个曾经和林奕含纠葛的补教老师。
然而法律上,由于证据不足,仍然无法对补教老师进行任何追究。
结语:
林奕含说“这是一个道道地地的惨剧”,“是一本没有希望的书,如果你在这本书里面看到希望,那是你读错了,你应该回去重读”。
可能你会问读一个惨剧,到底有什么意义?
指尖科技说小编非常喜欢《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小编认为:
这个是一个女孩试图用语言和各种方法了解世界的故事;
是一个女孩被欲望和谋略探视直至吞没的故事;
故事中有最细腻的人眼中看到的精美;
有一颗心感受的温暖和冰冷;
还有一个你我,不管男女都可能会遇到的解不开的结。
本文为指尖科技说原创,为纪念林奕含去世两周年创作。
参考资料:
·林奕含小说《房思琪的初恋日记》
·林奕含去世前8天采访视频
·林奕含新书发布会
·林奕含新书分享朗诵会
·林奕含父母给大家的信
·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