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诺专访,我的“言”“李”只有你——纯粹的艺术

艺诺专访,我的“言”“李”只有你——纯粹的艺术

作者: 艺诺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13:38 被阅读0次

  (艺诺艺术专访)如果你问绘画给李言带来的最大转变和感受是什么?

   那么他的回答如同他的画作那样,会以一种看似很平淡实则很出彩的方式惊艳到你……

“绘画让我在做事的时候更懂得概括和抓重点的重要性。就像画画一样,很多物体摆在你的面前,你画哪个?不画哪个?先画哪个?再画哪个?都来自于你的取舍!”

生活中的很多事,亦然。一旦可以十分有条理处理好这些画面,很多事情一定也可以迎刃而解。因为思路,是一件异曲同工的事。

后山系列二十  李言  47cmx45cm  2016

儿时觉得绘画只是好玩   

初中期间美术老师经常带队写生  

于是便骑了个破自行车  

整天出没在田间地头

绘画是一种个人的叙述语言

之所以被记住的艺术大师

都有其标志性的艺术语言

沉淀出来的也是一种属于自己的符号

绘画的过程讲究随心、随意、随性

不管画的物体是什么

能够给观赏者带去轻松愉悦的感受

才是艺术家的初衷与心声

一幅好的作品内容并非王道

除非主题创作

否则内容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都是绘画语言所要表达的一个载体

不管山水、建筑还是人物……

最主要的是画面本身各种关系的对比处理

疏密的对比、浓淡的对比、干湿的对比……

在画面当中如何和谐相处

才是艺术家要去思考和探索的本质

早期接触传统国画

大学期间学习平面设计

其自身酷爱民间艺术

可谓是个杂家

水印版画、皮影、刺绣、壁画……

样样都感兴趣

得益于这些富有东方色彩的艺术元素

通过十多年的练习以及风格的转化

把所有的元素揉捏在一起

于是便形成了现在的风格

后山系列七  李言  180cmx97cm  2018

如今的绘画风格

现在李言的绘画从审美角度来说,第一个阶段:看山是山;第二个阶段:看山不是山;到第三个阶段:又回到看山是山,但此时的山,早已不是最初物理世界中存在的山,而是自己内心深处属于自己的那座山。(这何尝不是一种审美过程呢?)

后山系列十 李言  68cmx68cm  2018

画景和画境

所谓“境”,一方面是靠自己“悟”,另一方面则是靠自己“造”。每一幅作品的创作对于艺术家来说都是一个“造梦”的过程。你要让“景”和“境”得以超越,必须融进自己的认识和观念,赋予其更丰富别样的内涵。

后山系列十二  李言  47cmx45cm  2018

诠释山水画

最早,山水画的形成是在人物画当中作为背景出现。宋朝之后,由于那些在官场上不得志从而隐居山野的文人介入,山水画就变成一种他们寻找内心平衡和某种感情的寄托,抒发表达自我心中的某种心绪,托物言志,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转移。

诗人的山水诗和山水画,都是对自然情感以及境遇的抒发;得意之时,便是愉悦欢快;失意之时,就显沉闷厚重;情感的表达自然也是截然不同。

后山系列十六  李言  47cmx45cm  2017

绘画之间的关系

画之前从未预设场景,画当中李言觉得有两个词语比较切合表达绘画的关系,那就是:“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

所谓:一笔生二笔,二笔生三笔,三笔生万物。李言恰恰更赞同后者“胸无成竹”,他表示如果都“胸有成竹”则少了太多意外情趣的产生,也没那么愉悦、没那么随意。

后山系列十四 李言  47cmx45cm  2017

画面与心情

李言的心情和其呈现出来的画面可谓高度一致。他选择心情愉悦的时候才去绘画创作;反之,则等到一个状态舒服的时候。

之所以这样,他是想尽可能把那种enjoy的感受传递给每一位看到他作品的观者。

后山系列十一  李言  68cmx68cm  2018

国画中色彩的运用

水墨,它本来就是以水和墨为主,并不是没有颜色。中国文人设计了一套自己的游戏规则,把墨分为了五彩,通过干湿浓淡,在黑白的世界中呈现出多样的颜色。和西方各种各样的色彩不同,从墨分五彩上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审美,比较传统&内敛。

如果从色彩的丰富性和鲜艳度来看,国画确实在视觉冲击力上无法超越油画,它们原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审美体系。即使用到绿色或者蓝色等一些比较鲜艳的颜色,也会酌情调制少许墨色,使其视觉效果融合黯淡下来。因为色彩在国画中并不是作为主角来呈现。

后山系列五  李言  180cmx97cm  2018

从事美术教育对创作的影响

一直对美术教育有着特殊情节。十多年来,利用双休日,一直在做与教学相关的事情。小朋友绘画的状态和感觉可以带给李言很特别的帮助。画面的趣味性在孩子们的作品当中格外明显,他们对于物体的理解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只抓物体主观的特征,从而他们表现出来的东西也是变形的。比方画碗:总是上面口是圆的,下面底是方的,因为方的才能放的稳。

这些恰恰是被成人世界所忽略的部分。学习从孩子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去处理画面,这就是李言这十多年和孩子们互动中的真实感悟。

THE END

如今的李言,有着美术馆馆长和艺术家两种身份。在问及美术馆馆长一职对其意味着什么?

他说:“某种程度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我更想让大众记住我是画画的。多关注我的作品,我也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我的作品创作中;纯粹的做好想做的事情、纯粹的做好正在做的事情、纯粹的做好一位艺术家该做的事情。”

李言作品欣赏:

城迹系列一 李言 47cmx45cm

城迹系列三 李言 47cmx45cm

城迹系列四 李言 47cmx45cm

城迹系列五 李言 47cmx45cm

城迹系列六 李言 47cmx45cm

山水日记八 李言 33cmx33cm 2018

山水日记十 李言 33cmx33cm 2018

山水日记十二 李言 33cmx33cm 2018

山水日记十一 李言 33cmx33cm 2018

李言个人简历:

●1973年9月生

●199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文学艺术系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美术学院水墨缘艺术工作室成员

●上海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交流中心画师

●美博美术馆馆长

出版刊物:

●《水墨精神•当代中国画名家系列•李言》(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当代中国工笔山水》(河南美术出版社)

●《当代青绿山水》(河南美术出版社)

●《当代写意山水》(河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考级》(上海书画出版社)

获奖经历:

●2017年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暨第五届白玉兰佳作奖

●2017 年全国中国画展会员资格奖

●大痴情缘——纪念黄公望中国山水画展优秀作品奖

●第七届上海市民美术大展二等奖

●第六届上海市民美术大展一等奖

●第五届上海市民美术大展三等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诺专访,我的“言”“李”只有你——纯粹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nj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