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吃前泡盐水很多人都知道,那你知道西瓜吃前也可以加盐吗?
大学时我的宿舍长,一位海南小帅哥,就是这样吃西瓜的。切成角的西瓜,吃前突发奇想,捏了点盐撒在了西瓜瓤上。
我也跟着试了一下,没觉出有啥舒爽来。只能说,宿舍长的操作让我见识到了生活中各种“多样化”的一面,这样的多样本身就是意义,不一定对,但是有趣,好玩儿。
如果你在这样的吃瓜方式上较起真来,就有点不厚道了,会让生活变得无趣起来。
我新“结识”了一位让读书变得无趣的人。看到他讨论要不要借书给人看的文章后,我去留了个言,表达了与其近乎完全相反的观点,而且我也在践行着自己这一观点。
然后,看到他还写了近三年的阅读清单。这份书单有质有量,在我,有质的读书一定要包含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的。
再然后,我私发简信介绍他加入我们的读书群了。不过几天后,我就很抱歉地对群主说又看走眼了。群主大度地表示:没事没事,咱群里总要什么人都有点嘛。
原因是,甫一入群,要回答两个问题,分享近期所读书和最喜欢的书或作品。他立马一个苦笑表情,跟着甩出了近三年的读书清单表格,“这是我最近读的”。好家伙,三年也算最近?
我提醒了一次之后,他又甩出一篇新的读后感来,说最近读的是这个。我再提醒还有一个问题没回答,人家不理我了。
很快,当天他就写了篇《不能把看书当比赛》,认为我们群里打卡这种形式是“比赛式读书”。他说的是最近加了几个读书群,可是我看他举例用的打卡模板,与我们群最像。他说这样打卡可能会导致看书慢的人焦虑,还说不要有求胜心,才能心平气和地坚持下去。没有求胜心你给我甩出三年的阅读清单干嘛?
五天之内,第二篇吐槽读书群打卡方式的文章出来了,《我不能接受的看书打卡方式》。我就不当它是针对我们群了,只想说,读书就是个人的事情,你按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就好了,管别人的群规干嘛呢?何况你又不打卡!
我们群里两百多人,坚持打卡的也就十几个。群主的原则就是佛系读书,佛系打卡。大家重在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可不是为了来指点人的。
所以啊,我这篇文章的目的这会儿才出来。你吃瓜可以不撒盐,但是千万别对别人的吃瓜方式指手画脚,你这是在压制别人多彩的生命体验。就算你吃的瓜多,没试过的方式如何敢去评议呢?
读书也一样啊,读的书越多,越应该懂得包容,允许别人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方式。也许方法不美丽,可是多点体验也是有意思的,读书的价值不完全在书本身,读的方式也是价值的一部分,它属于人生该有的好奇体验。
那么,既然读书让人更懂得包容,我又在这里吐槽别人的吐槽干什么呢?就当是自己更文的同时,顺便也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