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话聊天
晚上,关于地震灾区全款的事情,和儿子讨论了一下。孩子,说的有些话和道理,我尽管让他说,我发现六年级的他越来越趋于理性,他讲的道理也是事实,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捐款不能强制,违法;捐款用到了哪里?是不是就用在了地震灾区?咱们无法知道;听完,我想说点什么,可忽然想起那天家长会听专家的讲座,“不管他说的对与不对,让他说,听他说完,不要阻止他,打断他’,这样他才愿意和你沟通交流,你才能知道他的想法,再做下一步的沟通。我想起来了这些,等他说完,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随着孩子的长大,理性越来越大于感性,他对社会的思考,也有了不同的认知,这是好事,但也要告诉他要保持对弱者的同情,对弱者的怜悯之心,那是出于道德层面,发自人类本性的一种善良。
(二)小宝
小宝感冒就剩几下咳嗽了,一天比一天心疼,可爱,开始琢磨着和人玩耍,开始不穿尿不湿,每天光着屁屁也不知道害羞,每天就圈在家里,也出不去,因为甲流来了,处处都是风险。
这几天感冒,圆乎乎的脸蛋就有个苹果大了,腿腿的肉肉也松弛了,也小了,都说孩子是鸟儿膘,只有一点点,生一次病水分就塌了。不过好过来,也就能够好好吃了。
小宝最漂亮的是眼睛,有时候左边大右边小,有时候睡醒来是右边大左边小,玩一会就又圆圆的了,眼睛像两个黑豆豆,整个人软软糯糯的,忍不住要亲一口。
(三)读书
《太白金星有点烦》读完了,还有《冬牧场》就接近尾声了,昨晚又开始读李娟的这本。
看完这些细小的哈萨克牧人的生活,可以说这种生活单调孤独寂寞贫穷苦涩。而世世代代以放牧为生的生活,就这样繁衍着。我看完,看儿子屋里的灯还没关,去发现儿子还在看书,我就忍不住和他聊了两句,我说我看到牧民的生活,真的很苦,书上说他们的物资很匮乏,就连一个塑料瓶、打火机都不舍得扔掉,及时坏了还要用来修理其他坏了的东西,物尽其用。孩子说这些牧民很富有,他们有几百只羊几十头牛,漫山遍野都是钱。我说,可是他们不能随时随地买到,而长期的迁徙,使得他们的物品损耗很大,容易坏。那种等不到人,等不到别人帮助,痛也好,苦也好,突发事件也好,全都得靠自己,靠仅有的一家人,自食其力,那种难,那种说不出的苦,喊不出来的无助,在这篇文章中显现出来。
我喜欢这位作家的作品,那种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那些真实的语言对话和自己的感触,没有什么形容修饰的句子,却给人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现实,这样的作品走心。
(四)计划
孩子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的去过假期,要尽快制定好假期计划,做好规划,每天有任务去执行。好多事情都是一放放过去,就再也没有捡拾起来,没有坚持就没有了以后,都会成为曾今。优秀的品质和好的结果都源自于坚持,有计划的准备,才会有偶然的机会给你。很多人都是在这晃晃悠悠中虚度了此生,荒废了大好年华。
说的是孩子,也是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