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人】孙华斌
【打卡书籍】《大地中国》韩茂莉 著
【打卡章节】春秋战国——往日山东、山西与今日山东、山西
【阅读用时】30分钟
关中为“形胜之区,四塞之国”,关中东出的关口为介于崤山与黄河之间的函谷关,因此从商周设置函谷关后,由此界分了山东、山西。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区的实力与空间,于元鼎年间推行“广关”政策,将函谷关从今河南灵宝东迁至新安县,以后再谈及山东、山西,界分两地之间的山脉就是太行山了,并为后世继承。
函谷关的变迁时至南宋与金南北对峙时期,山东已向东推至青、齐之地。这样的变化源于金代设立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这两个以山东为名的一级行政区大致便是今日的山东,自此山东与山无关,沿承至明清两代为山东布政使司,再到后来就是今天的山东省。
“ 站在历史的角度回顾山东、山西地理概念的变化,凭借函谷旧关界分关东、关西或山东、山西,是以关中为“根本之地”,突出军事战略的结果;而以函谷新关与太行山划分山东、山西则更多考虑的是政治控制;至宋、金时期,山东退至青、齐之地,既失战略根本之地,又失政治控制之意,最终成为与“山东”地理内涵无关的行政单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