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 李家小猫
不管是社会新闻报道,身边人的故事,还是影视作品。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明人明星身上,“原生家庭”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
“原生家庭”真正成为一个话题,可能要算是在2015年《欢乐颂》热播后,剧中樊胜美的家庭经历触发了观众对于“原生家庭”的大讨论。
今年又有《都挺好》的热播,剧中关于苏明玉角色的诠释,再次带动“原生家庭”问题。一时间,“吐槽父母”、“丧偶式育儿”等成了自媒体热点,积压几十年的情绪似乎一夜之间迸发了。
但是看了这么多,不及看到一个完全真实的豆友的经历,更让人触动,令人心疼,毕竟它是鲜活真实的经历。
他说:“每次去教堂听到牧师说,耶稣就是我们的父亲,他爱我们,我就会出戏。
父母打我一直到七八岁,后来母亲停手,父亲一直打到十六岁,我用了许多年去遗忘这件事情,但每次听到有人说,你爸是爱你的,你也要爱他的时候,我都会怔住,然后停止思考。
有些原生家庭的伤痛,我们不能化解,所以只能遗忘或者合理化,当我们成年后还在被原生家庭的伤害所困扰的时候,要想着自我拯救的办法。
有时候我想,我或许不是恨父亲,是恨那时候无法反抗,自尊被踩在脚下的自己。我用了很多种方法来接纳自己的懦弱、胆小、无能,以及所有自我批评的负能量,因为我最终发现,不会有人来救我,父母不会,朋友也不会,只能自己救自己,带着残破和不完美,选择好好去活,而不是草草去死。”
所以其实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
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深刻地,而且往往是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其他人。尤其至亲之间的相互伤害容易让人丧失对人性的希望。这个体系是一张交织着爱、嫉妒、自尊、焦虑、欢乐和内疚的复杂网络——饱含着各种各样的人类情感,这些情感在其中此消彼长,在由家人的态度、理解和相互关系构成的混沌海洋中不断翻腾。
无论是谁,每个人都会或多少地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提到原生家庭,可能绕不开一本去年8月刚出版的《 原生家庭: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这是一部很好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
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持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以及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看过后可以从更客观、更科学的角度去了解原生家庭。
父母在我们心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自尊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不论小时候的经历如何不同,是常常挨打还是被独自留在家,是从未被关爱还是一直被操控,是被过度宠溺还是为负罪感所累,中毒的成年子女表现的症状都惊人相似:自尊心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毁灭式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
中毒的子女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因为父母的虐待而自责。对于一个毫无防范、依赖父母的孩子来说,很容易觉得自己作了“坏事”在先,惹得父母发火是理所当然的,并因此感到愧疚。
这些孩子成年后,会继续背负着身为不称职子女的罪恶感,很难建立起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由此引发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反过来也将影响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实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个豆友从小身体一直受到虐待以外,大多数家庭面临的可能更多的是一些不称职的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操控型父母等等,典型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这都是为了你好”。书中也详细介绍了每种不同类型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及影响。
操控型父母的子女成年后,对自我的身份认知有些模糊。他们很难把自己视为脱离父母存在的独立个体,也不懂得区分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他们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自信的父母无须去控制他们已经成年的子女。我们所接触到的有毒父母的行为,都是基于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强烈不满,以及对遭到遗弃的恐惧。子女的独立让他们觉得仿佛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子女的控制也愈演愈烈,因为他们需要子女永远的依赖。只要让子女自觉还是个孩子,他们便可以维持对子女的掌控。
在子女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活时,所有父母都应该停止对他们的控制。在正常的家庭里,这种控制权的交接往往在子女的青少年时期便开始了。
言语虐待型父母把批评当作一种控制手段,不论孩子做什么,他们总能找到可以展开批评的细节。孩子成了父母受挫失意时的出气筒,是父母所有罪过的替罪羊。
孩子会因为朋友、老师、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贬损受到伤害,而最容易带来伤害的还是父母,毕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所以,如果你的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因为孩子们不会从其他角度审视这些评价并提出质疑。
当孩子从别人嘴里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并让这些评价进入自己的潜意识时,其实就是在“内化”它们。言语虐待不仅严重损害了孩子作为一个可爱的、有价值的、有能力的人的正当的自我认知,还会对他们的生存方式及成就价值产生必然的负面预期。
孩子对语言信息以及非语言信息的吸收,就像是海绵吸水一般——完全不加选择地全盘接收。他们倾听父母的言谈,观察父母的举止,并且模仿父母的行为。他们接触不到任何家庭以外的参照标准,于是,在家中获得的关于自身及他人的信息便被孩子当作普世真理,深深铭刻于心。
如果总是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去做、去尝试、去探索、去掌握以及去承担失败的风险,孩子就总会觉得无助和不满足。在焦虑、胆怯的父母的过度控制下,孩子也会变得焦虑和胆怯,很难成熟起来。
我们了解了不作为的各种类型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和影响,也几乎不可能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但也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陷入另一个极端,避免陷入一种归罪误区。
我们确实喜欢归罪他人,所以更该时时警醒。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我父母害的。” “我现在这样xxx都是因为原生家庭xxxxx……”这是一种典型的归罪思维,我们总想着借由责怪别人来解释自己失败的理由,逃脱内心的挫败感。通过责怪家庭的不完美来心安理得的成全自己的不优秀。
把问题归咎为原生家庭还有一个好处:我们可以从生活的承担者和决定者,变成无辜的受害者。
因为毕竟意识到问题, 我们就要去改变,但改变对于成年人来讲又是最难的。改变之所以那么难,也许难的并不是「改变」本身,而是改变之后,你的生活和关系面临的重大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了解原生家庭的目的在于了解自己,了解家人,而非为了单方面的指责和控诉。因为,指责和控诉,并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我们要了解它,走出它的阴影。
为了自己将来更平坦的路,我们需要经常提醒自己,对自己说:
● 在成年之前,发生在我身上的某些事,不是我的问题,我不需要为此负责;
● 但从今以后,我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并且,我愿意尽力去为自己、为我爱的人,创造一个有爱的新的家庭。我值得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所以我们要剖析自己的内心,究竟是为了逃避责任,隔离自己内心的真实,还是要拿出勇气面对内心的黑暗和空洞,认真地疗愈和成长?
我想,这才是我们了解原生家庭,剖析自己的意义所在吧。
承认我们的童年发生了不幸,承认原生家庭有它自己的局限性,承认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恨、爱、愤怒、羞愧、伤痛、挫败等情感,是降低原生家庭对我们负面影响的第一步。人不可能自欺欺人地过一辈子,正视过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帮助我们回归现在和展望未来 。
允许自己哀悼失去的童年欢笑,心疼过去受过伤的自己,愤怒给予伤害的人或行为,是创伤愈合路上必经的过程。
把原生家庭当成一面照见自我的镜子,在镜中看到真实的自己。理解共情内在受伤的孩子,理解共情父母有缺陷的爱,理解共情整个家族的能量、情感与艰辛。从深层读到家族对我们的祝福,然后脱离出去成为自己。
《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在一个极其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长大,从小不被关爱,不停遭遇母亲的打骂,几乎一切有毒的父母行为都体现到她的身上。
虽然她的内心从未被治愈,但是她通过一种对抗方式野蛮生长,经济完全独立, 让她具备了跳离苏家原本生活轨迹的能力,至少有一个独立的空间能够让自己喘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有个慢慢让自己疗伤的机会。
所以同样面对原生家庭问题,苏明玉至少因为经济上的宽裕比樊胜美更轻松地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相应地少受了一些心理折磨,因此这也是看苏明玉比看樊胜美处理问题时更痛快一些的原因。
有人通过离家求学、移民、背井离乡打工等方式,控制自己与父母的物理距离,从而控制与原生家庭的心理距离。有人通过赚取经济上的独立,获得了精神上独立于原生家庭的机会。
应用心理学博士动机在杭州,他说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很多把问题归为原生家庭的来访者,其实并没有从原生家庭脱离。他们要么需要父母的经济资助,要么需要父母帮着照顾孩子,有些甚至还跟父母住在一起。对于这些来访者,“原生家庭”的问题更多反应的是他们从父母身边独立的愿望,或者类似青春期的反抗。所以很多人的“原生家庭”问题,其实是“如何从原生家庭独立"的问题。”
所以如果你没有勇气放弃家庭提供给你的安逸,就不要抱怨父母的干涉和限制。
经济独立有多重要呢?当你能自食其力的时候,你的生活质量不会因为他人的心情波动而大幅波动,不再有少年时那种被他人和命运随手甩来甩去的无力感。你能够控制你的生活。
只有从有毒父母的控制下解放自己,才能获得情绪和内心的真正平静,并不一定非要原谅他们。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父母之后,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将责任归于父母,并不是让你将自损行为的责任全部一脚踢开,也不是鼓励你抱怨“全是他们的错”。
将童年的自己身上的责任免除,并不意味着同时免除了成年人的自己的全部责任。
但如果不能认清主要的责任方,你就会一辈子把这个重担背负在自己的肩膀上。如果你一直因此而责怪自己,你的内心就会永远充满耻辱和自我憎恶,就会不停地惩罚自己。
而情感上的独立也并不意味着你要同父母彻底断绝联系,而是说你既是家里的一分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意味着你可以做自己,你的父母也无须改变他原本的样子。
如果撇开父母的灌输和影响,你仍可以自由地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那么你就进行了“自我界定”。
保持情感的完整性,忠于你内心真实想法。要将自己的需求和父母对她的要求区分开来。
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经济独立了,但还是无法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困扰。原因是她的内心其实一直渴望去弥补童年时空缺的爱。愿意作出巨大的牺牲只是希望满足内心想被父母关爱的执念,越得不到就会越执着,然后就会进入无限的恶性循环。会痛苦是因为还有所期待。
成年后要摆脱原生家庭最根本的是,要从心理上摆正位置:你已经不是他们的孩子了,你是一个和他们平等的成年人。你的童年已经结束了,不要再执着于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完美的童年,不要再卑微质问他们为什么不爱你,也不要再被动地等待父母去爱你。
事实就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如何去爱,如何去为人父母。
父母一直在等待着孩子给他们说一声“谢谢”,而孩子一直在等父母对他们说一声“对不起”。到最后,我们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我们竭尽所能地做出种种抗争,希望父母可以对我们更加慈爱和宽容。可是这种斗争会耗尽我们的精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混乱和痛苦,注定徒劳无功。获胜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这种斗争。
这并不是说你必须同父母斩断联系,而是你必须放弃:
● 改变父母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尝试。
● 寻找获得父母关爱的做法。
● 对父母持有激烈的情绪反应。
● 幻想总有一天父母会给予你应得的关心和支持。
如果你至今没有得到过父母的感情滋润,那你很可能永远都得不到了。但是这种认知极少能哆渗透到情感层面。当你真的放弃斗争时,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也会顺利起来。
你承受了母亲的怨气冲天,动辄指责孩子,孩子就会在指责中自卑胆小,不知所措。 你忍受着父亲的暴力伤害,对孩子缺乏耐心,孩子就会战战兢兢,抑或暴力相抗。
试想象一下,这是不是像极了幼时的你? 那我们怎么能够忍受自己的孩子去经历自己曾经品尝过的痛苦呢。
想想自己的孩子,当你不由自主地犯着和父母一样的错误,或者因为性格缺陷让你的孩子受到和你年少时一样的伤害,你想一想,能够容许自己变成这样的人么?
父母只是普通人,处于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由于历史社会原因、物资极度匮乏等各种原因,他们也未得到过他们父母的爱,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和表达爱。
他们人到中年,有着太多太多的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或许他们一辈子,可能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子女,而把希望寄希于儿女身上。
没有一个家庭是完美的,没有一个家长是完美的,我们都是在学习中成长。 越是惧怕原生家庭的影响,越该积极抵抗那些负面消极的思维惯性,至少让我们的下一代,过的比我们好。
用我们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为应得却从没有得到过的快乐童年给予我们的孩子。
说是为了孩子,本质上更是为了自己,迫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迫使自己去填补有缺陷的性格,去完善自己的人生。
我们可以通过创建新的人生经验,和新的依恋关系来减低原生家庭的影响。 通过拥有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圈、结婚、或者生孩子,重新创建属于自己的原生家庭 。
事实上,原生家庭无论好坏,都不会禁锢我们一辈子,局限你人生的,只会是你自己。 原生家庭并不是制约一个人的根本因素,核心在于你自己是否有改变的意愿,以及是否有付出超过他人的努力。
《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告诉我们: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当你理解了什么是爱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意识到你的父母没有能力,或者不知道怎样爱你。尽管这个事实很可悲,你也能选择接受。
而当你清晰地了解到父母的局限性和自己遭受的损失后,你也将为自己的生活打开一扇新大门,开始接纳那些真正爱你的人,他们会赋予你应得的、真正的爱。
我是李家小猫,欢迎关注,阅读和写作让你更性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