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毓秀楼的门厅里,从一拨拨走下楼梯的考生中搜索着自己班的学生。
一年,似乎只是喘了一口气那么短暂,在我好像刚刚才将“这个班”改口说成“我们班”的时候,这个“我们班”又成为我的过去式了, 成为我日后可能会提到的“我教过的2013届那个高三(1)班”。
突然地很想念2004年和2007年那两届的高三(1)班!
想起程璐,那个长着一对细小的迷人酒窝的短发女孩。我塑封了她寄给在徐州进修的我的那张贺卡,卡上有她发动全班同学签的名,还有她用漂亮的字写的祝福以及“想念”。……现在,她应该是个长发飘飘的漂亮妈妈了吧。
想起沈吉阳,那个斗胆在给年轻又漂亮的前任语文老师的贺卡上称之为“娟儿”的瘦高男孩。想起他在高考前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上的要求:“老师,再喊一次‘上课!’吧”……听说,他已是那个坐在讲台边的写得一手娟秀的字的美丽女孩朱慧娟的老公了,现在,他一定“娟儿”“娟儿”地称他的爱妻的吧。
想起杨庆良,那个拿到“江苏警官学院”通知书后,非得让他妈妈上我家来谢谢我的帅气男孩。……现在,他和他的“沈佳宜”的小宝宝该已经蹒跚学步了吧。
2004届高三(1)班的男孩女孩,他们质朴,阳光,温暖!
想起高宽,那个一开讲就兴奋的韩版男孩。永远记得他和他的死党曹星宇、宋书晔等坐在我的病床边,跟我说他的未来时的情景:“啊呀,我最喜欢法国了……普鲁旺斯,啊呀,好美啊,太美了……啊呀,我超喜欢的……”说话的同时,紧握双拳晃动,身体前倾,让人不自禁地因他的兴奋而感动。……现在,或许他正在普鲁旺斯继续做着他“很文艺很小资”的“感性的潮人”。
想起蔡晗,那个只要一抬头就是一张向日葵般笑脸的智慧男孩,永远记得他那一句怯怯的但是让人无法拒绝的要求:“老师,我能不能也参加培优辅导?”……现在,他应该正在美国沉醉在他擅长又酷爱的物理学研究中。
想起张幸辰,那个被同学们称为“老白”的男孩。永远记得他那一句“老师,为了那38套,我也不能忘了你。我是学建筑的,以后肯定会去很多地方,我每到一个地方,就给你寄一张名信片”。……现在,他应该正在省城实现他建筑设计大师的梦想。
想起大智若愚的蒋颂,想起刻苦细心的徐辰祺,想起有些懒散的袁京,想起帅气十足的陆峰,想起向我推荐过很多好听的音乐的龚亨,想起能自弹自唱的高晓平,想起写得一手字帖般的硬笔行书的方志龙,想起眼睛大大的山杰,想起被男同学们“娟姐”“娟姐”叫着的宋雪娟,想起有点倔脾气的沈亚芬,想起了被我唤着“宝宝”长大的邻家的女儿李望舒……
2007届高三(1)班的男孩女孩,吴江文理综合竞赛前一百名,吴江历史上第一届免试生,江中历史上最优秀的免试班学生,他们友善,大气,积极!
我想,优秀的他们必然是生活中、工作中最受欢迎的人!
……
2013届高三(1)班的学生三三两两地从楼梯上走下来,我朝他们挥动做着“V”手势的右手,然后目送他们在潺潺的雨中走向他们的考场,以及他们的人生。
我不知道,若干年后我是否还能像记住2004届高三(1)班和2007届高三(1)班那样,记住这一届学生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一些细节。
我的记忆力已经大不如前。
2013.6.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