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序言
90后姑娘春夏称后35届金像奖,略微有些出人意料,在此之前她是豆瓣上的一名网红。但她上台后的一席获奖感言,为自己拉了一票好感。
尽管台上看得出她明显的激动与紧张,但是她的发言却有条不紊,不是靠通篇的“然后”承上启下,也没有前后重复的东拉西扯,而是用“首先”“再来”“最后”,分三点架构起了自己的发言。当时的获奖感言视频流出后,不少评论都基于这点,给这个年轻的小姑娘点了赞。
到了台下,一位娱记访问她获奖后的心情。记者觉得她得了大奖竟似浑不在意,感叹她在台上的发言竟如此流畅。春夏忍不住笑,说:我很紧张啊,你看不出来吗?那看来是我掩饰得太好了。然后她开始回答记者的提问,脱口而出的两个字,依然是“首先”。
看得出,她在刻意训练自己用一个非常简单却有效的逻辑思维框架“1、2、3”,支撑自己的回答,以确保表达的条理性。这在娱乐圈的年轻明星中,实属难得。
01 信息架构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思维结构呢?因为当我们为自己的表达搭建好了一个框架后,接下来大脑要做的,就只是向框架里填充内容。就像造一幢房子,不管各个楼层内具体建得如何,起码房屋整体不会变形。这比信马由缰的表达方式要高级得多,既不会自己控制不住表达的走向,也不会让接收方难以抓住重点。
从原理上讲,接收方如何能够尽可能多地掌握被传达的信息呢?这就要求沟通双方创造尽可能大的共同意义空间。
这种创造的方式之一,就是保证传播者的信息结构尽可能简单,由此接收方可以轻松找到类似的结构进行匹配。匹配度越高,则内容的接受度越高。
换句话说,如果你发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尚且无法用1、2、3合理地架构,这说明你要传递的信息,可能还存在着冗余、矛盾的部分,需要梳理一遍,摘取无效信息,再重新架构(信息编码,coding)。麦肯锡的顾问们在分析问题时最看重的一点原则,就是互斥、穷尽(MECE)——这也是一项非常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要求一个事件的所有可能性都被枚举,同时这些可能性之间不存在包含或重复的关系,是不可再分割或削减的“底层数据”。
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没有必要迫使自己每沟通一个问题,都绞尽脑汁考虑到所有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虽然这样做,对锻炼周密的思维模式很有帮助,这也是“刻意练习”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起码要保证自己的1、2、3点之间,不存在引发歧义的信息。
比如晨读材料中为会议做准备的这个例子。如果这3个方面被表述为,“1. 联系与会者”“2. 确认与会者是否能按时出席”“3. 确认与会者是否能本人出席”。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接收方会产生疑惑,这三个方面到底是一件事还是不同的三件事,如果不同,区别又在哪,然后你又需要费一番口舌仔细解释。这时候,所谓1、2、3的框架就只是花架子,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此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在完成1、2、3格式的信息编码后,建议信息传递者提炼所有内容的要点,拟一个中心论点放在最开始,阐明接下来的话题走向,比如“要麻烦你帮忙做的会议准备,主要包括3件事”,而不是仅仅是宽泛地说明“有3件事要沟通一下”。这样子的开场白没有给予受众足够的心理建设,接收方要么容易提心吊胆,要么容易困惑不解。
02 信息归类
再举一个日常生活场景下的例子。
妻子嘱咐下楼遛达的丈夫顺道去超市带些东西回来,她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鸡蛋、苹果、香蕉、酸奶、烤鸭、葡萄、火腿、牛奶……最后提醒到,上楼前记得把报箱中的报纸捎上来。
这样的结果,很有可能丈夫最后仅记得带回报纸,而对其他的事物都没有了印象。这是因为妻子在传达过程中,人为地增加了接收信息的难度。
如果我们换一种表达形式,会不会好一些:
第一,水果类,带苹果、香蕉、葡萄;
第二,奶制品类,带酸奶、牛奶;
第三,肉类,带烤鸭、火腿;
其他还有,报纸。
这样的情况下,丈夫或许仍旧未必记全,但肯定比上一回合记住的要多。(本例取材自《金字塔原理》一书)
那为什么第二回合的表达方式,更方便记忆呢?不仅是因为1、2、3的表达结构,更是因为“信息归类”所带来的记忆空间的节省。
当具有相同/相似属性的事物被打上标签,放置在一个记忆匣子内(《最强大脑》的选手大都会用到这一种基础的记忆方式),进行关联记忆,比起大脑单独记忆每样事物的所有特征,前者轻松了不少;同时,也方便了日后有需要时的快速提取。
晨读材料中的“事实”“意见”“情感”表达法也利用了相似的原理,只不过不是输入时,而是输出时:将所有要传递的信息分门别类,依次给出。
打个比方,日常生活中,我们与朋友相约出游,但对方常常迟到,为此感到不悦的你,会如何表明自己的心情。
或许我们会从描述“经常迟到”这样一个事实开始指责,但一下子没控制住,就容易直接“升华”到“你到底会不会把别人放在心上”?
从逻辑上来讲,事实“经常迟到”到结论“从不把别人放在心上”之间,并不存在因果上的充分性。但在情绪而非理智控制大脑的情况下,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往往会降得一塌糊涂。
对于相约出游的这个场景,发生的【事实】是,一方经常迟到,导致另一方等了很久,同时也减损了游玩的时间;要表达的【意见】是,另一方不应该再迟到;【情感】则是,对类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感到不满。在表达的过程中,事实与情感之间,如果没有意见的有效过渡,则容易引发情感的过度拔高,从“事”直接上升到“人”。
03 合理推断
再举个例子。
我们通常探讨的做访谈的技巧,在这里就有一处技巧相通的地方。
比如你约见了一位英语极客,想通过访问,了解某类英语培训班是否有效。对方或许出于对业内同行的尊重或其他原因,选择采用一种比较委婉的回答方法,即只提供【事实】。他说:我当年练习英语的时候,也常常听说这些课程,但是在仔细了解后,一个也没有上,你看我现在的英语不是也不错吗?
作为访问者,你可以从他给出的【事实】推断出他的【意见】和【态度】。
有的时候,为了确保没有过分解读,你也可以抛出自己理解到的【意见】,向对方确认。然后对方会用他的【态度】,对你提出的【意见】给予反馈。
按照常理,在这种情况下,你给出的【意见】可能是:您是说,其实这类培训班并没有太大作用?对方或许会回答:我认同你说的。
但如果你剑走偏锋,采用跳脱的思维逻辑,不遵守推理中的要求,即“一切有效结论只能在已知且明确的信息下推导出,否则这叫推测,而不是推理”,那么跳脱的你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意见】:
您是当年被这些培训班的客服坑了,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所以一个都没去上吗?哈哈哈……
呃,恐怕,受访者听到后不会觉得你是一个妙人,而只会觉得你难以沟通,说不定想离席走人。
04 总结
回顾一下上述提及的三点,信息架构、信息(贴标签后)归类、合理推断,这是保证高质量的沟通的三个主要法则;而这三者之间又相辅相成,环环相扣。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春夏姑娘。在我所看到的明星访谈中,她是将这三点做到不错水平的“小花”一枚,也难怪即使曝光量暂且不多,也因为说话的能力,吸引了一批拥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