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TIT公司已走过四年头,一直有一问题萦绕于心。技术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做有一定的深度,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广...
任何一门技术如果不结合实际的项目,就永远停留在hello word。那么即便是在项目中一直使用该技术,但因为业务需求有限,用的技术有限,怎么度量掌握的深度呢?
一个专门做某一门语言或某端开发的人,做了三年,的确很大可能性比在该领域实践半年的人要学得深一些,但也只局限于他(她)在该领域解决过的问题。那么知识的深度跟他实际在该领域遇到并解决的问题有关,而不是年限。
有种很普遍的情况是,同样的问题可以用A方式解决,也可以用B方式解决,或者还有n种未尝试的方法。怎样找到更优的方法,这时知识的广度体现了,因为他(她)需要学习更多的技术栈。例如解决并发问题,数据库master 优先考虑优化数据库操作,java master 优先考虑用多线程,使用过redis 的人发现redis可以用。这种场景不禁让我想到竞技类游戏里的英雄,每个英雄并不是技能牛逼就真牛逼,而是大招放到位了才行。
所以不管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在问题中体现价值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就像一棵树,同时竞相生长,会茂盛高大。
广度会活得更久,因为知识更新很快。深度会活得更深刻,因为想得更深才更能在技术领域游刃有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