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水杯,忘了把密封圈给装回去。自己发的通知,忘了返校时间不是整点而是20分。
小囝为这两件事打电话过来,我连忙和他道歉说妈妈脑子不灵光了。
生活的琐碎事太多,就像家里品种繁多的物件,已经不算多了,依然到处都是东西,依然没有到我想要的少。因为又细碎又多,脑子常常没有会顾及全。我归结的原因是不专注,意识总是飘在别处。但从脑袋越来越沉越来越困顿的感觉来看,年龄这件事是逃避不了的。
这些小事,我还想到了与母亲的互动。如果我这样去找母亲说,她必然会说:谁让你自己不操心……我反抗过去,她会火起来:噢哟,好了好了……
因为母亲的攻击性导致我对于开口会有恐惧。
而小囝会来说,是因为我很少攻击他,偶尔有情绪时也会有,但很少。我总在允许他撒娇,他打电话过来情绪是有的,更多的是诉说与撒娇。
就像这回当天打电话说要过来,我说这个周末休息不正常,我希望是改到下周,我是想商量的,如果母亲正常说出下周的困难,你来我往的讨论,那么并不影响什么,这样的事常常发生,就像几个人要约聚会时间一样。但母亲再次应激了,我能感受到。最后,依然是当天过来。
看上去似乎是母亲很强势,总要按她意思来。但不完全是这样。母亲一感受到指责便反抗,这样的应激反应我想来自于她的成长环境。她变得敏感,很不喜欢被指责。而我这里是她唯一可以有情绪而发出来的地方。因为我是孩子。小时候有些骂我是替爸爸挨的。
童年的困境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我也会不自觉地做出与母亲相似的行为。但小囝比我强的地方是他会哭闹,当场反抗,他一反抗我就会觉察到,然后瞬间调整状态。
而我,并没有给母亲这个机会,我是沉默的,倔犟的,不吭声的,委屈的……
表达出来,将事情当场处理掉,好过堆积,堆积久了,都不知从何说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