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读书第一天:
第170页,思考段落: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那是只是为了兴趣而已,工作之后是为了如何能活出自我,怎样才能成功而纠结。于是开始了有目的性的读书,重要的书一般会堵上三四十遍。一直读到书的内容完全与我的感受融为一体为止。
我的感悟:
前几天我买回一本书,书名是《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看了这本书以后,勾起了我对自己读书的回忆。尤其是这一段描写,几乎让我心底戚戚焉。
其实我从小也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但是课余读书和学校里的课本,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自己课余读的书,是小说,非常的有兴趣,因为它里面充满了故事的趣味性。学校里的书,有很多科目,是一些基础知识,老师强调把他们背过,怎样去做题,怎样去获得分数,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名次,为了考入理想的学校读书,内心里并不喜欢这样的学习,考得好,当然也有成就感,但更多的是为了生存。
工作以后,我还是喜欢读书。但是没有正确的方法,还是延续小时候的模式,不过从金庸和琼瑶转变为读散文和诗词。与我教学的地理,没有很多的关系。结婚以后,有了女儿,我就放弃了读书。
作者是为了如何能活出自我,怎样才能成功而纠结,才开始了有目的性的读书,而我是在2012年参加心理咨询师学习以后,发现学到的知识能够运用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可以学以致用,因此才对读书重新点燃了兴趣。
作者提到一句话,重要的书一般会读上三四十遍,一直读到书的内容完全与感受融为一体。
把书读三四十遍,属于细读精读,能够形成长久记忆。把书的内容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就是理解内化的过程。
第171页:思考段落:如果感受不到读书的必要性,就等同于不了解这个社会可怕的生存、游戏规则,读书有用论,这句话没有错,因为读书相当于生存,要培养理想,准备未来,读书是必须的。
我的感悟:
读书有用论,读书无用论,看上去是两个相反的命题,但实际上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指向读书的功能。
正方认为,读书如果能给人带来功利化的价值,那就是有用的。很多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孩子的成绩和名次,主要是因为读书让人谋生。当年,我也如此,所以工作以后,把教师职业只是当成了饭碗。
反方认为,如果对功利化没有用,那读书就是没有价值的。很多家境富裕,不是靠读书而暴富的人,会鄙视读书,这样的情况大有人在。
而我现在感觉读书有用,不是因为读书的功利化,而是因为读书让我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源泉,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就像前面一段所说的话,活出更好的自己,让生存更有价值。
读了此书,我的新奇感受:
第一点,就是作者的读书历程,第一阶段是100天读33本书,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目的是培养读书习惯;第二阶段是一年读100本书,这100本书与自己的职业相关,属于专业书籍,力争行业第一;第三阶段是采访十名CEO,学以致用;第四阶段是一年读365本书,也就是一天读一本书,哲学,名人传记,提升境界和格局。
书中主人公的经历让我对这个寒假格外的珍惜,也打算进行今年的寒假读书活动,准备读七本有心理学的书,并且练习速读法。
第二点是书中的内容摘录可以是找关键的核心句,也可以是找几个关键词组织成一段话。后面的方法让我新颖,这个值得我尝试。
第三点是如果读书出现倦怠期,可以去见重要人物,去图书馆,去见书友,读有关成功的书。在家里的每个地方都贴上有意义的语句,每天看看你作为榜样追捧的崇拜者的照片,给自己喜欢的作家发邮件。
第四点是,100本书,有3000年的功力。博士需要读100本专业书籍。
第五点是,成功人士个个都是读书狂。成功人士在成功以前是否是读书狂我不知道,但很多的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后不断读书充电,然后出版自己的书籍,这个可是有目共睹的。
第六点是,读书就像一天三顿饭,零散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这一点,我做得很好。
第七点是,去帮助刚刚读书的人,把我们的读书经验与他们一起分享。教是最好的学,卖是最好的学。比如我现在做心理咨询师,很多的来访者带着问题而来。那么我也要和他们一起去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时候我要提前备课,去储备这方面的知识。这时候,所学的知识要深入,精确,有针对性,让我提高很快。
以前,我读书只是自娱自乐,顶多引领孩子们背背诗词。
只有在服务他人的过程当中,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让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完美地统一起来。
一本书引发的读书成长史思考——寒假读书第一天2019.01.19 一本书引发的读书成长史思考——寒假读书第一天2019.01.19 一本书引发的读书成长史思考——寒假读书第一天2019.01.19进步:一是今天的读书感悟,是用微信语音转换文字写的,省力了。晚上,张权师弟推荐讯飞语记,可以连续输入,不象微信要受一分钟时间限制。他提醒,在输入过程中不要看屏幕,避免思维受到干扰。
二是实现了让输入秒变输出的理念。原先自己读完了就不管了,没有痕迹留下,缺乏思考和提炼。
三是近来我在思考如何更高效读书,如何更有效率做事。所读与所做联系起来,就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本书打开了如何高效读书的窗口。
2012年的学习是无意识敲开了心理学的学习大门,让工作生活发生变化,张老师引领我们做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2018年的寒假,是主动刻意学习,目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寻求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服务更多的人。
四是让我看到原先只为读书而读书的自己,与现在阅读演讲写作相结合的自己。阅读是输入,演讲写作是输出。通过输出,建设自己的特色,打造个人品牌。
作家,演讲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不是距离自己遥不可及的事情,因为我也行走在这条路上,并且找到了行走方向和方法。
我不再甘于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而是希望成长为一棵树,为这个世界结出红彤彤的果子,抑或摇曳树干,洒一地清凉。
总之,这本书开启了我的读书新时代,一、略读,看框架。
二、速读,一目十行,找出感悟点。
三、设置周期内读书数量与书目清单。
四、输出,语音或写作,立即分享。语音发喜马拉雅,每日一篇。写作,用简书,每日两千字左右。
五、时间,八点到十点。每日两个小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