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前,父亲和母亲送姐姐去海南上大学,那个时候我们的家境不太富有,三个人的飞机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他们选择乘坐火车去海南。
从我们这个北方的小城去海南要坐60个小时的火车,去的时候三个人是欣喜激动,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两个人愁苦难过,除了望不到头的漫漫长路,还有搁下女儿的不舍。
母亲到北京站的时候就开始晕车,软绵绵地没力气,是被父亲硬生生拖回来,他在车站给她买了一碗饺子,10多个饺子花了28,分量少地可怜,后来父亲经常拿这事跟我叨叨,告诫我火车站的东西不要买。
回到大同之后,他们还要开上寄存在亲戚家里的车行驶一个半小时回到我们这个小县城,那个时候天已经深夜,将近晚上十二点。
他们在火车站门口遇到一个风尘仆仆的妇女,胳膊上挎着一个挎包,也是从上海送儿子上大学回来,天太晚了,已经没车回县城。
好心的父亲捎了她一程,没要钱。
彼此不矫情,一方善意地帮助,一方诚心地感谢,而后相忘于江湖,没有刻意地寻找,也没有刻意地报答,没有人认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大事。
尽管是在一个县城,但却从来没有碰过面。
播下的善意总有回报的那天。
十年之后,她在街上碰到母亲,两人寒暄一番,认出彼此就是当年在火车站门口憔悴而相似的对方,于是就有了今天这趟摘杏之旅,她家种着很多杏树,位于这个县城都很有名的种杏之村。
应她之邀,我们今天登门拜访,汽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路上,道路两旁是绿莹莹的杏树,沉甸甸地果实压弯枝头,她笑盈盈地迎接我们,十多年没见父亲,一个劲地问他是不是当年的司机。
她家院子里种了两颗杏树,十分繁茂,累累硕果挂满枝头,泛着阵阵果木的清香,像小鸡蛋大小的杏酸中带甜。
更让人惊奇地是那树一半结地是杏,而另一半结地是李,绿的李坚硬而青涩,黄的杏鲜嫩而娇美,如此鲜明,如此和谐而独特的存在,它们共同沐浴在阳光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扎根向下,互不干扰,各自开出不同的绚烂。

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嫁接,存活率非常低。
她给母亲免费拿了很多杏,又带我们去杏园子里摘了白水杏硬塞给母亲,是另一种杏,水多肉甜,在市场上的价格非常贵,我们最后都不好意思了,匆匆离开。
离开杏园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个故事,父亲和母亲在十年之前埋下的善意,让他们在十年之后收到了甘甜的果实,他们在播种的那一刻也许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在枝头看到那青涩的李,橙黄的杏。
投桃报李应该就是这样美好吧,当善良碰上善良,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