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 ,一种爱 ,让我向她走近。
我对“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喜爱,这种爱的缘起可能是大二时的一次短期之旅吧。
毕业时,有同学选择留在霸都合肥,有同学选择去日语就业机会更多的魔都上海,还有人选择帝都北京。。。而我顺从自己内心的感觉,来到我喜爱的这座城−南京。
2016年5月1号,是我真正的接近她。雪花般的梧桐絮是我对她的初印象。“这梧桐絮太多了,弄的我的鼻子好难受”“真是,干嘛要种这么多梧桐树”等等,在梧桐絮肆意舞动的季节里,这样的抱怨声经常透过空气进入我的耳朵里。而我对她却有着一种“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可理喻的喜爱。站在公交站牌,等着迟迟未来的公交,赏着5月的雪,越看越美越喜爱。
距离产生美。而空间上的身临其境确又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和感觉。伸手可触的美,心与心的零距离的美。
雨后的北京西路走进她,闭上眼,便可感受到:葱绿的梧桐树,绿树成荫的道路,清新自然的雨后空气,悠然自在的行人,这种场景是如此的和谐与美好。怎能不让我怦然心动,零距离才是感受美的最佳方式。
民国建筑西洋风格的颐和路公馆走进她,睁大了眼睛,望着26幢风格各异的民国时期别墅。这是一种视觉的盛宴。颐和路公馆区,是20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政府提供给政府官员居住的高级住宅区。颐和路公馆区最为出名的公馆建筑有蒋纬国、马歇尔、陈诚、顾祝同、汤恩伯、阎锡山、马鸿逵、汪精卫、杭立武、邹鲁、薛岳、胡琏、周至柔、钮永建等名人公馆,还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葡萄牙、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大使馆。这些名人故居和使(领)馆,其院落和建筑各有特色,有的豪华,有的简朴,有的精细,有的粗犷,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故事,刻录下了历史的变迁。
走过的我虽不知他们的故事,但这里却留下了我的足迹,看着这些景与物,让我更加想去了解这座城的更多故事。
长江上首座观光步行桥−南京眼走进她,感受到不一样的南京。晚上6点,南京眼转瞬间呈现出五颜六色,花纹各异的类似荧光棒的斑斓色彩,吸引桥上的人,也吸引着我的眼和触动着我的心。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南京眼却在这里牵动着我的心,越看越美,越看越喜爱。
这座城给予我的怦然心动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可能感受不到“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整体美。但我却在感受着身临其境的带来的局部的真实感和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
带着这份心境,去感受这座喜爱的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