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笛与笙与诗词

笛与笙与诗词

作者: 吉雪卧塘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23:55 被阅读25次

          顾随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一书中讲到“东风日暖闻吹笙”,说此句一读便觉到暖风拂面而来,不是因为其写暖,其音亦如暖风拂来。又说“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此句非是笛不可,纵有人吹笙亦不能写。顾先生说这两句诗“可为相对,一写暖,一写凉。”

        顾先生说听到“笙乐”便觉得春风送暖,因为笙主要靠里面的簧发音,而簧遇冷则结而不动,所以,吹笙要在天暖的时候。这样说来顾先生说“东风日暖闻吹笙”必须是“笙”就很容易理解了,那么深秋落日逢暮雨的萧冷时节,又为何必然是“笛”呢?这也许要从笙与笛与诗词的前世今生说起。

        说到“笙”,我们回想起那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可见笙在先秦时期已经很流行,而且既被收入《小雅》,也说明笙乐多为宫廷雅乐。笙多管多簧,需要振动簧片,以簧片与管的配合发音,我不懂乐理,但想来应是有些难度的,不是任谁都能演奏得了的。古时笙与竽常常并用合奏,想想那个“滥竽充数”的故事,也可以略知笙在宫廷雅乐中的地位了。

        所以,南唐中主李璟在国难当头、危苦不堪时写道:“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确,笙因其自身结构特点是要在天暖的时候吹。但是,因为他是南唐中主,所以即使是西风吹劲,菡萏香销,他听到的也是“玉笙”,“玉笙吹彻”,在西风中吹得太久,簧冷声结,发不出声音了,所以才有这样经典的“玉笙寒”。

      说完“笙” ,再来说说“笛”。如果说“笙”是雅乐的代表,是阳春白雪,那么“笛”就是民间歌谣,是下里巴人了。“笙”第一次出现传说中是与女娲娘娘有关,“女娲氏风姓,有神圣之德,代宓仪、立号曰女希氏,作笙黄。”而笛子据说是远古时期人类用飞禽胫骨钻孔,以此吹奏来诱捕猎物和传递信号。这样看来,“笛”比“笙”更具人间烟火气了。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是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时游开元寺时所作,首句“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古今同”,开篇即给人一种繁华落尽、自然永恒的历史悲慨。接下来颔联“鸟来鸟去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更给人一种人世易变、世事无常之感。“鸟来鸟去”,自然依旧是那个自然,而“人歌人哭”,却不知生生死死已逝去了多少时光。此情此感,作者眼前所见耳中所闻,大概也只有“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了。这时候只有这悠扬清远的笛音能够穿过重重雨帘,远远地飘过来,丝丝缕缕,隐隐约约,如诗人的愁绪。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笛与笙与诗词

    顾随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一书中讲到“东风日暖闻吹笙”,说此句一读便觉到暖风拂面而来,不是因为其写暖...

  • 无题(回环诗)

    哀笙笛韵曲绵绵, 绵绵曲韵笛笙哀。 ...

  • 笙 笛

    忽闻亭中笙细语,独浏荷光遣消愁。 姑乃扶苏草蓉蓉,阑歌断影声幽幽。 夜半星空二月映,一归一去影无踪。 尝不...

  • 《箫.笙.笛》

    一 新的一千年里,我来了,你来了 新的一千年里,你在唱,我在听 不早不迟,一切都正好 同一抹云彩下,同一盘夜色里 ...

  • 笙笙与狼

    “咻咻咻——”,笙笙与臭师兄昭昭的相识从这一阵妖风刮来开始。 多年以后,面对机场人潮,阿笙想起了师父带她去见师兄的...

  • 顾与笙

    第二章:她是我的人 那时候的筒子楼并不是只有我和南笙两个小孩子,还有王家兄妹,牛家弟弟,胡家哥哥,唐家三姐妹,可以...

  • 顾与笙

    第三章 嘿!好久不见 今天回家碰到了唐家二姐姐,居然已经怀孕了,我算了算日子,上一次见到她已经是八月份了,我也有好...

  • 顾与笙

    前记:我只想用这样的形式对过去作一个告别 第一章:顾柒你好笨啊 印象中,南笙和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顾柒,你好笨...

  • 顾与笙

    第四章:欢迎回来 这几天一直没有更新,快过年了,事情比较多,我和南笙也没见过几次面,今天他突然约我吃饭。 饭桌上,...

  • 笛与筝

    几点梅花归笛孔, 一排大雁落弦上, 竹笛吹得梅飞舞, 筝鸣雁来兰送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笛与笙与诗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rf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