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庭教育一直比较关注,且坚持正念练习已快8个月的我,自以为自己在亲子关系上已经游刃有余,还不时地以过来人或是有经验者的身份,跟其他面临着亲子困惑或养育冲突的妈妈们分享我个人的心得和体会。
但却没想到的是,我和青春期儿子的冲突又一次突如其来的发生了。上周儿子参加了学校的直升考试,因受一诊考试失利的影响,而未能考入直升最好的班型。儿子有点不甘,也有些泄气。我亦被激发起了“斗志”,想要在最后的冲刺期里助儿子一臂之力。
于是,我立马行动起来。去网上购买了“错题打印机”,还要求儿子把主科的试卷交给我。我打算帮儿子把所有的试卷都整理分类,然后再通过“错题打印机”,把卷子上所有的错题都整理和打印出来,好给他做参考和借鉴。
周日,儿子在我的要求下把语文试卷交给了我。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总算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试卷给整理得清清爽爽。当我兴高采烈地把试卷交给儿子,向他邀功时,儿子却一下子爆发了。
他看着被分类整理后的试卷,勃然大怒。他翻动着手里的试卷,怒气冲天地跟我抱怨说,“你怎么能随便整理我的试卷?你整理之后,我就不知道试卷的先后。老师上课让我们拿出试卷时,我就要找上半天了。你看你干的好事!简直多此一举!………”
在儿子的怒火和抱怨中,我由震惊转为委屈,继而跟儿子争辩起来。在我们激烈的争吵中,之前那一厢情愿的助力和热心瞬间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委屈和恼怒。
在事后的沟通中,我跟儿子达成和解:我不再过分关心和管他学习上的事情,他如有不可触碰的底线,也得事先跟我沟通。
事后我感到汗颜:虽然自己每天坚持正念练习几个月的时间,但在关键时刻依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依然会被冲突的事件或是孩子的情绪给带走。
所以,想要看到真正的改变依然遥远。我还需要在正念修习的路上,继续跋涉多年。但同时,我仍然不想放弃地想要为儿子做点什么,以便能更好的帮助他冲刺和应对中考。
从这次冲突中,我看到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不专业和无方法。于是,萌生出想利用这段时间,去学习和践行“家庭教育”书籍以及课程的念头。
从而以另外一种方式(不是盯着儿子的学习,而是通过成长自己来影响儿子)来帮助儿子,让他以更好的心情和状态去冲刺中考,发挥出自己最好的能力。
从哪里开始学起呢?第一个映入我脑海的,是我之前最喜欢收听的“樊登读书”。里面有很多樊登老师精挑细选的家庭教育书籍,并且他的讲书每次都令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所以“家庭教育”学习的第一步,便从每天的《樊登读书》开始了。
从这周一开始,我按照计划进行:每天听一本樊登老师解读的家庭教育书籍,并认真做笔记,同时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和践行到生活中来。
周一:我收听了《不管教的勇气》
周二:我收听了《你好,小孩》
周三:我收听了《自驱型成长》
今天周四,我收听了《陪孩子终身成长》
每一本书,都有不少的点触动到了我,让我意识到:原来自己凭感觉和想当然养育孩子的方法,并不见得是正确和高明的。
育儿,的确需要学习和方法。作为父母,也必须得像其他职业一样,要通过学习、考证上岗之后,才能成为合格的家长。
此外,母亲因为功利而导致的焦虑也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会同样地变得焦虑和不安,并因此很可能会影响到他平时的学习和考试的发挥。
为了让儿子能够从我身上获得安定和愉悦,在学习家庭教育之余,我开始有意识地放慢了生活的脚步、让自己仅尽可能地活在当下、随遇而安地接受每天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敞开心扉地去发现和欣赏身边一点一滴的可爱、美好与乐趣。
于是,在陪儿子“另类助力中考”的这四天里,我不再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儿子的学习和成绩上。而是悠然地学习育儿知识、坚持正念练习、栽花种草、买菜做饭、跟朋友约会、运动散步瑜伽…..对儿子的要求,也变成了“三好”:吃好、睡好、心情好。
这四天的刻意练习,带给了我无比轻松自在、愉悦舒适的感受。当我不再把自己生活的全部重心,都关注在儿子的学习和成绩上。而是一门心思的去琢磨:如何讨好自己、让自己开心、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有趣又有意义时,内心就自然生出了喜悦和力量。
我相信,当儿子感受到我这份喜悦和自在,以及对他的信任和鼓励时,一定也能生出他自发的信心和力量,并呈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我想把这次“58天的另类中考助力”当作一个实验,想看看“当我们不给孩子压力,而是只做开心的自己”时,孩子的状态和水平是否会更加的令他自己和我们都满意?
我期待着58天后的结果,也期待自己在这58天的陪伴里,得以成长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母亲!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6069/bc2b32307bb6f0c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