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喧嚣中的沉默

喧嚣中的沉默

作者: 历玖弥新 | 来源:发表于2021-12-18 19:12 被阅读0次

    周六清晨,

    和合肥老兵马拉松俱乐部的战友,

    相约合肥市区最高的山--大蜀山。

    途中掠过错落别致的斑驳树影;

    欣赏了蜀山圆月的妩媚朦胧;

    迷彩绿和着激昂的汗水,

    喜欢一群人的热闹和热情。

    跑到山顶还在疑惑,

    今夜月亮怎么如此圆?

    原来是冬月的十五。

    蜀山晓月

    一群人吼声震天的跑步下山,

    不一会月亮都被吓没了影 ,

    深度怀疑天边害羞的朝霞,

    和慢慢探头的红日,

    或许是被我们“一、二、三、四”响亮的口号唤醒的。

    生活里

    一个人呐喊定是在四下无人的场所,

    因为怕别人投来异样眼光;

    一群人高呼就可以肆无忌惮,

    因为我们人多势众。

    “集体主义”是个好词。

    即使喊个口号,

    声音大或小,沙哑或洪亮,

    尖利或是悦耳都没关系。

    你只管使劲喊就对了。

    喜日照下的阳台

    但我也十分喜欢一个人的安静,

    拿本书忘我的、静静的看,

    没人打扰的那种。

    如果闹哄哄一群人,

    像早晨拥挤的地铁或公交车上,

    站稳扶牢才是关键,

    就不要拿着书“作秀”了。(喜欢的请自便)

    看也静不下心,

    倒不如多看看眼前晃动的人,

    细细体会“千人千面”词语的精妙。

    温暖的窗台很适合“与世隔绝”,

    只容下我盘腿打坐,

    接受暖暖日光的洗礼。

    我才不怕晒黑,

    小时候一句什么广告台词记忆犹新:

    黑比白好。

    依着小桌子坐下,翻开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已经看了好几天。

    书的结构和前几天看周国平老师的那本《愿生命从容》有几分相似。

    一篇一篇小文章组成。

    挺好读,理解还是要慢慢理解。

    沉默的鱼

    整本书是杂文集,

    题目映衬了最后一篇文章名。

    目录的内容很丰富,

    全书227页,我看了快一个星期,

    今天算正式收尾。

    全书丰富的话题,

    让人很开眼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的道理深以为然。

    书中谈人性高尚和堕落、

    谈人的意识形态、

    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环境问题、

    风土人情,衣、食、住、行,……

    谈有关于中西方物质文化方面的对比探究,

    谈社会学,

    谈解放初期的中国国内形态等,

    当然还有王小波在国外和友人一起打工,

    装模作样装修工人的搞笑经历。

    最后一篇姑且称作手记:沉默的大多数,

    这篇是所有里面最长的一篇,也是很难读的。

    分了5个小篇目,我是前后细细看了三遍,还是没怎么理解其中要领。

    但读着就感觉痛快。

    从第一篇讲述《铁皮鼓》里的故事开始,

    讲述沉默是一种自我选择,

    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写到“文革”的种种奇怪经历,

    环境对人性的扭曲,

    还好人可以在“沉默中学习”;

    谈沉默和话语权两种文化的选择等。

    文中没有什么说教,真诚中带着一丝调侃。

    简单摘几句:

    1、考虑到红卫兵也不是孤儿院里的孩子,他们都是学校教育出来的,对于这种低劣品行,学校和家庭应该负一定责任。

    (现在的孩子教育出了问题,是不是一样追责学校和父母呢?)

    2、至于沉默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信不过话语圈。

    (现在沉默的都有谁?)

    3、因为我既不能证明自己是哑巴,也不能证明自己不会写字,所以这两件事我都干过。但照我的标准那不叫说话,而是上着一种说话的捐税。

    (不得不说的话,叫什么?)

    4、所谓文学,在我看来就是: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他妈的。

    (我一般不惜了骂人,但偶尔真气不过也偷偷骂)

    5、这个世界上假男人太多,真男人就会找不到老婆。(反正我觉得自己是男人)

    6、但是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我选择诚实,附赠品我也接受)

    天妒英才,他短暂45岁的传奇的一生,

    经历了磨难也追寻到自己的幸福。

    斯人已逝

    当时作者还是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的一名工人,敢于去追求已是《光明日报》编辑的李银河。

    按当时女方妈妈的说法:两人是门不当户不对,一个是工人,一个是事业小成的国家公务员,铁饭碗。

    家长的坚决反对也是枉然,最终还是王小波的真诚、勇敢俘获了李银河的芳心。

    李银河选择相信王小波,

    成就了王小波的写作事业,

    同样王小波成功后也为李银河积极站队,

    为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

    研究中国同性恋调研倾尽全力。

    最好的夫妻关系可能就是相互信任、

    相互欣赏,相互激励,相互成全吧。

    可惜,王小波之后,

    再无金、银、铜、铁时代的后续……

    我们的时代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喧嚣中的沉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vg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