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成都,街上到处可见“成都成就梦想”的广告标牌,这倒提醒了我——我来成都,要实现什么样的梦想呢?
仔细想想,还真有,念书的时候就有——什么时候能亲临都江堰,看看这个存在千年的世界级水利枢纽工程,它的波澜壮阔,它的人文积淀,还有它的神秘。
都江堰之都,就是成都。江即泯江,江有堰方显水之利,如此,四川盆地才矗立起富甲天下的天府之国。
其实,天府之国景观甚多,青城山之道观,乐山之大佛,峨眉山之险峻,都极具特色。但是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小孙女在上幼儿园,心心念念想去给大熊猫喂竹子,大孙子是中学生,他想看诸葛亮杜甫,儿子说,杜甫是穷人,他住的茅屋都被秋风吹破了,看他会沾上穷酸气,还是诸葛亮好,一国丞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会有些财富。说归说,诸葛亮杜甫一个不能少。他们是主角,当然先得遂了他们心愿,从小到大往后排,爷爷的项目放最后。
等轮到都江堰,已经是入川第四天了。
本以为游览都江堰只是在江边遛跶遛跶,如闲庭信步,似走马观花,悠然潇洒,淡雅兴致,孰料大错特错。
也是我大意了,古人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进都江堰的路哪会有坦途可走。山与水相伴而生,有大江大河,必有高山环峙。要想亲近都江堰,先要问大山同不同意。
山道崎岖,忽上忽下,在导游的带领下,疾行近两个小时,陡峭处还上了两道电梯,终于来到山巅处。此处雄踞一观江宝塔,塔之一二层上有红蓝二匾。红匾上书“人归卜垒”,蓝匾上书“玉垒西屏”,有功成名就之意,其中的“人”,想来是指李冰了。
塔前有一驾战国时期的马车,载着治水归来的李冰父子,那位身着官服满面笑容立于伞盖之下的长者,自然是蜀郡太守李冰,驾车之人必定是其子李二郎。父子俩豪情满怀酬壮志的心情,溢于言表。
观江塔转身登上塔顶,放眼望去,气象恢宏,一江变二江的壮美景象尽收眼底。内江,外江,格局分明,丰水时外江滔滔直奔长江,枯水季内江之水分流再分流,滋润着广袤的成都平原,这就是都江堰有别于其它任何水利设施的傲娇所在。
濛濛细雨中,我心潮澎湃,仰天长叹,不虚此会唉!
都江堰之枢纽工程从山上下来,又是一条陡峭的山道,腰酸腿软来到山谷,在人流裹挟中拥往江边。
一道漫长的铁索桥跨江而过,桥下右侧有一尖嘴沙石滩,看着不起眼,却是两江分流的起始处,因其形似鱼头,故称“分水鱼嘴”。据说,当初李冰建此石堰费了老鼻子事,巨石抛入江中滞留不住,顷刻被激流冲走,后来采用竹笼填石法,才打下根基。
分水鱼嘴宝瓶口是两江正式分流处。为了使一江变二江,硬是在山体上开出一道江来。古时无炸药,李冰根据当地群众建议,采用火烧山岩使其爆裂的办法,开凿出一道20米宽的人工江。此处形似一瓶口,故称“宝瓶口”。
在宝瓶口对面的观景平台,我和大孙子照了一张到此一游的合影。天阴沉沉的,爷孙俩的心境一片晴好。
宝瓶口 爷孙俩
网友评论